• 65阅读
  • 0回复

中加友谊结新果——记一九七二年加拿大全国展览会中国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21
第6版()
专栏:加拿大通讯

中加友谊结新果
——记一九七二年加拿大全国展览会中国馆
一九七二年加拿大全国展览会已于九月四日在多伦多闭幕。参加这个展览会的中国馆,在展出的二十天当中,共接待了二百多万名观众,它为增进中、加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在中、加两国友好关系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加拿大全国展览会每年举行一次,已有九十四年的历史,每次展览会都有很多国家参加,中国是第一次参加这个展览会。在展出期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夫人、外交部长夏普、工商贸易部长让—吕克·佩潘、劳工部长马丁·奥康内尔以及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安大略省政府的其他高级官员都曾到中国馆参观。夏普外长参观以后在来宾留言簿上题了词。他写道:“我很荣幸地在北京主持了加拿大贸易展览会的开幕式,现在,我又有机会参观中国在多伦多的展览会。我认为,对于促进加、中两国之间的了解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两个极好的展览会更有意义的了。”
中、加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建交以来,这种友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加拿大人民把中国参加加拿大全国展览会看作是了解中国的极好机会。在展览会开幕前夕,就有许多加拿大朋友热情地打电话或写信给中国展览团,对中国参加展览表示欢迎和祝贺。中国馆开幕以后,每天观众络绎不绝。有一位出租汽车司机,在中国馆门前排队等候了两个小时才参观了中国馆。他为此感到很高兴。一位七十多岁的加拿大老人,在中国馆展出期间,一共来参观了六次。观众中还有许多来自底特律、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西雅图、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地的美国朋友,有一位美国朋友带着他的全家,从美国西部出发,驱车四昼夜,行程三千英里,特地赶到多伦多来参观中国馆。当有人问他累不累时,他说:“为了亲眼看看新中国的建设成就,累也是高兴的。”加拿大全国展览会的一位负责人说:“由于中国馆在这里展出,今年观众总人数打破了历届展览会的纪录。”
中国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反映中、加人民友谊的图片,第二部分是农业展品,第三部分是轻工业展品,第四部分是重工业展品。这些展品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
多伦多市郊一位年逾七旬、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仔细地参观了中国馆的工艺品和其他展品。她对中国工作人员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美好的展品。这些展品表明中国人民有着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一位解放前曾在中国居住过的加拿大朋友在参观了中国制造的机床后,用带有四川口音的中国话说:“我在中国住过多年,我知道旧中国是个啥样子。那时候,你们中国既贫困,又落后。只经过了二十多年时间,现在中国就有了这些自己造的好机器,你们的建设速度真是惊人哪!”
在中国馆的展览大厅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动人的场面:许多观众紧紧地握着中国朋友的手,问长问短,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有的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们家里作客,有的希望明年能和中国朋友再在这里相见;许多观众争着向中国工作人员索取展品说明书,并且向中国朋友赠送自己心爱的装饰品作纪念。还有许多观众在留言簿上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表达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和良好祝愿。
在中、加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怀念播下了中、加人民友谊种子的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在中国馆展出反映白求恩大夫战斗生活的图片的大厅里,每天从早到晚,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每一张图片都深深地吸引着观众。不少人怀着对白求恩大夫的崇敬心情,在他的像前摄影留念。一天,有一位中学教师领着几个学生到这里来参观。这位教师给学生们详细讲述了白求恩大夫的伟大生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并且教育学生们说:“白求恩大夫当年播下了加、中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种子,今天我们应该为促进和发展这种友谊而作出自己的努力。”一些白求恩大夫早年的同学和生前好友,也都纷纷从加拿大各地赶来参观。其中有一位曾和白求恩大夫一起从事过反法西斯斗争的加拿大朋友,把他珍藏了三十多年的两枚纪念章赠送给中国馆的工作人员,并且激动地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在中国早就享有崇高的荣誉。现在,我们加拿大政府又正式宣布他是有全国历史意义的人物,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这也是我们加拿大人民的光荣。”
展览会闭幕了。但是,中、加两国人民的友谊,将象长江和圣劳伦斯河的流水一样,奔流不息。
新华社记者
(附图片)
加拿大朋友在中加友谊馆观看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在中国的图片。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