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贵州高原养路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22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

贵州高原养路工
在革命历史名城遵义通往铜仁的公路线上,有一个养护公路的先进集体——贵州江口县公路养护段德旺道班。这个道班的工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身在高山,胸怀全局,战风雪,顶烈日,为人民养路护桥,把他们养护的路段,调理得路基坚实,路面平整,无坑无洼,深受群众和驾驶员的赞扬。
德旺道班养护的路段,盘旋在海拔一千一百米高的苗王坡上,大小弯道一百一十八个,总长十四公里。雨季,山洪暴发,常把路面冲得坑坑洼洼,路槽四起;冬天,白茫茫的冰雪把公路覆盖得又溜又滑,行车困难。久旱不雨时,尘土满天;细雨绵绵、浓雾笼罩时,方向难辨。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行车安全。为了保证公路的畅通,这个道班的工人对护养路段的病害进行了分类排队,并且抓住威胁行车安全最严重的弯道,展开了一场改急弯为直道,改窄路为宽道的攻坚战。工人们豪迈地提出:“叫高坡低头,要弯道伸腰。”改造弯道没有石头,他们自己去开山,不懂技术,他们就在干中学,双手被石块刺出了血,把血抹掉,又继续投入战斗。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先后改造了十八处急弯道。经过改造以后,弯道变成了直路,窄道变成了宽路,单车道变成了双车道。与此同时,他们还采取砌保坎、提高路基和新开石沟等办法,提高了公路质量。
德旺道班的工人,在日常的护路工作中,坚持贯彻勤俭养路的方针。他们经常利用工余时间上山去砍木头来做锄把,到二十多华里外的竹林里去拣楠竹丫做扫帚,工具坏了自己修,牛马病了自己治。他们还用自办苗圃、上山找树苗等办法,在公路两旁栽了七千多株树,绿化了公路。去年夏天,贵州高原下了一场罕见的暴雨。滚滚山洪把德旺道班负责养护的百分之八十的路面冲坏了,上级有关部门决定拨款一万一千多元给他们修路。道班工人们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只花了二千多元,就修复了那段被水毁坏的公路。
德旺道班在公路养护过程中,还注意正确处理公路养护中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做到严字当头,认真把好质量关。有一次,这个班养护的一段公路,遭到一场暴风雨袭击后,路面出现了严重坑凹现象。修这段路,必须用砂石垫底,路面才能坚实牢固。但是这段路离砂石场很远,有人建议撒点土填平算了。可是大多数工人不同意,他们说:“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把公路修好,绝不能图快就不注意质量。”他们就地开了一个砂石场,自己生产砂石,并把它一层层地铺在公路上,使整修后的公路坚实牢固,完全合乎质量标准。
在贵州高原驾驶汽车比较艰难,德旺道班的工人对于过往的车队非常关心,经常帮助驾驶员克服行车中的困难。今年一月,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德旺道班的工人们冒雪巡查公路。突然,他们发现远处山腰上有几辆汽车,因为冰雪封路,坡陡路滑,开不下来。他们立即拿着工具赶到那里,有的刮雪,有的破冰,有的铺砂子、垫三角木,很快把汽车护送下山。工人们还热情地为驾驶员准备了热饭热菜和休息的地方,驾驶员们非常感谢他们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