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郑州地方工业迅速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22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

郑州地方工业迅速发展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郑州市工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全市的工矿企业已经发展到近千个。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七,产品质量提高,成本和原材料消耗下降。
郑州市的工厂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在解放以后建立起来的。解放前,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这里不但没有发展工业,甚至连仅有的一点手工业也摧残了大半,到解放初期,连一根元钉都要靠外地供应。解放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郑州市广大群众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先后建立了纺织、机械、电力、冶金、煤炭、电子、化工、轻工、医药等大小工厂企业近千家,生产的产品达一千五百多种。现在,这个过去被称为“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街泥”的郑州,已经建设成为一个新型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郑州市的工业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郑州地区盛产烟叶的情况,这个市在解放以后,就把两个年产两千箱纸烟的手工作坊,逐步扩建成规模较大的郑州烟厂。现在,这个烟厂有职工两千多名,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从制丝、卷烟到包装,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纸烟的年产量达到二十八万箱。这个厂生产的中州、黄金叶等牌号的香烟,不但供应本省,而且销往外地。
郑州地处产棉区的中心,有发展棉纺织工业的良好条件。解放后,这个市的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当地出产的棉花,有计划地发展纺织工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兴建了六个棉纺织厂,有纱锭四十三万支,布机四万多台,生产出了质量较好的棉纺织品。在发展纺织工业的同时,这个市还先后建立了纺织机械厂、纺织机械配件厂、纺织器材厂,生产成套的纺织机械、印染机械和化学纤维设备,品种达到二百多种。这些纺织机械供应全国各地,为发展我国纺织工业作出了贡献。
在发展地方工业的过程中,郑州市认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积极发展农机工业,生产各种支农产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市广大工人和干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采取大厂带小厂的办法,扩建和新建了生产拖拉机、柴油机、电机、水泵、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工厂,使支农产品基本配套,产量迅速增加。与文化大革命前相比,柴油机的产量增长十三点五倍,变压器增长七点四倍,电动机增长五点一倍,农药、化肥的产量也显著增加。支农产品的大量生产,对促进全省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近几年来,郑州市的街道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现在,全市由街道居民自办和在大厂帮助下建设起来的小厂有三百多个。这些小工厂就地取材,利用大厂的边角废料,生产出了许多种产品。其中纯碱、聚乙烯、环氧树脂、骨胶、红矾钾、白银等工业原料,以及许多种日用品,都是过去郑州没有生产过的缺门产品。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