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10)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特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0-22
第5版()
专栏: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10)

  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10)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特点
王学文
第一章 生产方式
第一节 生产力
生产力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存在和发展着的。
生产力是继续不断的发展进步的,但它是在劳动力与生产手段相结合的情况之下发展进步的。因为劳动力与生产手段是不断发展进步,所以生产力也是不断地发展进步着的。但是生产力决不是单独存在,和单独发展进步的,而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下存在和发展着的。人类自古以来,其生产就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下进行的。
第二节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第一,是人与人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第二,离开人们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关系,即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人们要进行生产,就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进行生产。所以生产关系是离开人们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客观存在的人与人的关系。第三,生产关系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内容的生产关系,并且是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故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过:“人类在其生活的社会的生产中结成一定的、必然的、离开其意志而独立的关系,即与其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人与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为狭义的生产关系。因为:人们为了要生存,就要去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但人们要进行生产,不是个别地、单独地所能去进行的,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彼此发生一定的相互关系,就是说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必须要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去进行生产。这种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于人们与生产手段的关系,即人们对于生产手段的占有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在私有财产制度即生产手段私有的社会里,就表现为法律上的财产关系,所以斯大林同志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中说明着:“生产关系底状况所回答的则是生产手段(土地、森林、水流、矿源、原料生产工具(主要指劳动手段而言),生产建筑物,交通联络工具等等)归谁所有,生产手段由谁支配——由全社会支配,还是由单个的人、集团和阶级支配并利用去剥削其他的人、集团和阶级的问题。”因为人们要进行生产,必须具有劳动力与生产手段两个要素,并且这两个要素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发生作用,所以生产关系狭义地说来,又是劳动力与生产手段的结合关系,在生产手段私有的社会里,便同时是阶级关系。
在自足自给的经济下生产与分配消费的关系
可是,人们进行生产的结果,是生产出生产物来,生产物生产出来以后,就要经过分配进入消费。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下,例如原始共产社会氏族成员共同的生产物,由族长来进行共同的分配。中国封建的自给自足经济下,农民的家庭生产物,由家长分配给家族成员。所以,人不但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一定的生产,而且还要进行一定的分配,在自给自足的社会里,有一定的生产关系,才有一定的分配关系与一定的消费关系,但是在各种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基本的,有了生产关系,才能有分配、消费等关系。          (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