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经常深入基层蹲点 认真搞好调查研究 中共宿县县委领导成员用辩证唯物论武装头脑,虚心向群众学习,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推动全县革命和生产不断取得新胜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24
第1版()
专栏:

经常深入基层蹲点 认真搞好调查研究
中共宿县县委领导成员用辩证唯物论武装头脑,虚心向群众学习,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推动全县革命和生产不断取得新胜利
据新华社合肥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三日电 中共安徽省宿县县委领导成员在基层蹲点过程中,认真看书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用辩证唯物论武装头脑,改进了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推动了全县的革命和生产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宿县县委成立后,就注意改进领导作风,除留两名常委主持机关工作外,大多数领导成员经常到基层蹲点。同样的蹲点调查,有的同志有收获,有的同志收效不大。群众批评他们说,这不是蹲点,是“跑点”,不是解剖“麻雀”,是象麻雀一样飞,表面上下去蹲点了,实际上并没有蹲到群众中去搞调查。群众的批评,对大家震动很大。县委的同志专门学习了马、列和毛主席关于依靠群众、调查研究等方面的论述,联系蹲点调查中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了检查。他们从一位常委两下芦岭的事例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芦岭公社是一九六九年由宿县东南部三个公社的边沿地带并成的,阶级斗争复杂,农业生产落后。去年春天,这位常委到芦岭公社蹲点,第一次没有真正蹲下去,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就认为芦岭公社落后的原因是公社领导成员有骄气,闹不团结。于是他就如何加强团结的问题,帮助干部进行整风。当时虽然也解决了一些矛盾,但不久又出现了反复。接着,他又第二次去芦岭蹲点。这次下去,他感到以前对问题并没有了解清楚,便放下架子,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反复向干部和贫下中农作调查。群众向他反映,由于阶级敌人拉拢、腐蚀干部,煽动资本主义倾向,使得这个公社的干部不团结,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根据这一情况,他和公社党委一起组织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纠正了资本主义倾向,这样,情况很快改变了,全公社出现一派好形势。县委联系这件事情,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学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教导,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所散布的群众落后论和唯心论的先验论。大家说,领导干部到基层蹲点,是眼睛向下,虚心向群众学习;还是自以为比群众高明,凭想当然办事情,这是搞历史唯物主义,还是搞历史唯心主义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真正改变作风,提高领导水平。
宿县县委体会到,搞好蹲点调查,既有一个作风问题,也有一个方法问题。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改进领导方法的教导,注意把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这就是,通过调查,发现典型,总结群众的经验,然后再拿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用以推动全县工作。去年年底,县委书记魏洪福到曹村公社蹲点。他跑遍了全公社的二十八个大队和大部分生产队,向干部和贫下中农作调查。群众向他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去年,正当大田里的黄豆需要加强管理的时候,发现了菟丝,群众深知它的危害,便一面着手除治,一面建议公社立即采取措施。可是,公社领导没有听取群众的意见,却把大队、生产队干部和党员、贫下中农代表集中起来,关门学习,脱离当前实际去空谈基层领导班子革命化,一直搞了四十多天。结果,菟丝大面积蔓延,造成了黄豆大减产,却收了菟丝籽十万斤。魏洪福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便和公社党委负责同志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政治和经济、革命和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并用这一典型事例深入进行批修整风,在全公社开展“十万斤菟丝籽说明什么?”的大讨论。在讨论中,公社党委领导首先作了检查,然后发动干部和群众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政治可以冲击其它”,把政治与业务、革命和生产对立起来,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罪行。通过革命大批判,掀起了抓革命、促生产的高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