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下欣欣向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28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下欣欣向荣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下,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焕发出了灿烂的青春,创作出了许多好的作品。广大工艺美术职工为丰富我国人民的生活,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文化艺术交流和扩大出口贸易,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近几年来,各地工艺美术职工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在雕刻、织绣、漆器、金属工艺、编织、美术陶瓷以及羽毛画、牛角画、贝雕画等方面,创作出许多内容健康,又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好作品。与此同时,我国的实用工艺美术也有了新的发展。广大工艺美术工作者把工艺美术应用于生活用品,生产了大量美观的花伞、折扇、陶瓷制品、儿童玩具、玻璃料器、竹木器皿、编织用品以及维吾尔、藏、蒙古、壮、苗、傣、布依等少数民族人民的饰物和刺绣服装,受到了广大工农兵群众的欢迎。
我国古老的工艺美术有数千年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期,我国的彩陶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战国时代的漆器,汉代的刺绣,明代的景泰蓝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在封建社会里,广大艺人费尽心血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却被剥削阶级所占有,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却得不到重视和保护。解放以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工艺美术获得了旺盛的艺术生命。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工艺美术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显得更加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工艺美术职工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排除了“左”的和右的干扰,纠正了要么“全盘继承”,要么“全盘否定”的错误倾向,进一步端正了创作指导思想。他们坚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向,把创新和继承结合起来,在创新中注意运用传统的工艺特色,在继承中摒弃那些反动的、黄色的以及宣扬萧条没落情趣的题材,使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达到了新的水平。
各地工艺美术职工创作的新作品当中,有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人民新的精神面貌的作品,如漆器镶嵌《南京长江大桥》,湘绣双面绣《李铁梅》,苏绣乱针绣《王铁人》,彩塑《我爱北京天安门》,黄杨木雕《藏族饲养员》;有反映各国人民友谊的作品二十八层象牙球《友谊第一》;有反映明朗向上、生动活泼的山水花鸟作品绒绣《瞿塘峡》,挂毯《长城》,苏绣双面绣《白猫嬉螳螂》,石雕《咏梅》,玉雕《虾盘》;还有反映历代劳动人民反抗封建剥削,向往美好生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统题材作品,如牙雕《揭竿起义》、贝雕《嫦娥奔月》、牙雕《牛郎织女》等。各地雕刻行业在形象塑造上,还吸取了解剖、透视、比例的雕刻技巧,去掉了程规式的脸谱造型,利用新的开相技法,更好地表现出了人物的脸型特征和思想感情。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广大工艺美术职工深入生活,调查研究,许多艺人和美术设计人员投身于三大革命实践,学习工农兵群众的优秀品质,丰富自己的创作思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苏州刺绣厂的工人为了绣制《红旗渠》的壮丽图景,组织了一个“三结合”创作小组,专程前往河南省林县,向建造“红旗渠”的英雄们学习。他们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成功地表现了“红旗渠”的雄伟气势,歌颂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重新安排河山的英雄气概。
为了促进工艺美术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各地工艺美术部门还吸收了一些青年艺徒,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培训。去年,北京市和上海市有两千六百多名青年参加了工艺美术的生产创作队伍。这些青年艺徒认真看书学习,提高路线觉悟,热爱自己的工作,虚心向老艺人学习,刻苦钻研技术,正在迅速成长。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街道工厂和农村人民公社,有大批人员参加工艺美术的制作,成为工艺美术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现在,山东省业余参加抽纱生产的人员共有四十万人,参加生产草编制品的有八十万人。新疆和田地区采取国营工厂生产和社、队集体生产相结合的办法,促进了地毯生产的迅速发展。目前,社、队办的地毯厂已发展到七十多个,参加织毯的社员达三千多人。一九七一年,仅和田、洛浦两县的社、队地毯厂的产量,就相当于国营工厂产量的百分之八十。
许多地区的党委对工艺美术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领导,注意落实党的各项政策,调动老艺人、设计人员和广大工人的积极性,并且经常对广大工艺美术职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为革命搞创作的思想,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各地还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工艺美术工厂开辟原料来源,建立和健全工艺美术研究机构,充实技术力量,组织经验交流,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