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帮助干部分清路线是非划清政策界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28
第4版()
专栏:党的生活

帮助干部分清路线是非划清政策界限
甘肃成县县委针对干部的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分清路线是非,划清政策界限,使他们从思想上得到真正解放,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成县县委的这一经验值得参考。
——编 者
甘肃成县原有相当于公社一级的领导骨干一百二十七人,在落实干部政策中,已有一百二十四人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其中百分之九十充实进各级领导班子中。这些同志回到战斗岗位以后,大部分朝气蓬勃,斗志旺盛,执行政策比较坚决、比较准确。也有少数同志在执行政策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问题:有的怕犯错误,不敢坚持执行政策;有的划不清政策界限,执行了错误的政策。群众对这些干部有意见,这些同志本人也有思想负担。
县委分析了这些现象,认为:从组织上安排、使用干部,这只是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干部的路线斗争觉悟,使他们在路线上分清是非,政策上划清界限,从思想上得到解放。
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来,县委组织各级干部认真看书学习,多次举办批修整风学习班,揭发、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妄图篡改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他们把批修整风和落实政策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家认识到:农村工作中两条路线的斗争,总是通过执行具体政策来展开的;如果不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就不可能正确地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就必然犯错误。
一九七○年冬,县委发现在农田基本建设中,一些社队的劳动计酬仍然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主要原因是这些社队的领导干部,有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老干部认为,刚批判了“工分挂帅”,现在又要实行评工记分,拿不准对不对,想等一等再说;新干部认为,经过文化大革命,社员觉悟提高了,采取哪种计酬办法都可以。为了统一干部的思想,县委负责同志带领各公社书记到两河公社南山大队参观学习。
两河公社的同志介绍说:开始,我们也感到有些大队的劳动计酬有平均主义的倾向,想要纠正;但有人受了极“左”思潮的影响,不愿意纠正。后来,我们把各大队干部找来,专门讨论“到底哪种计酬办法好?”大家对照党的政策和实际效果,经过反复的争论,终于认清了:南山大队按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确定定额,按定额计算劳动报酬的办法,符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在农田基本建设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受到社员们的欢迎;它同干活不问目的,不讲质量,一味追求工分的“工分挂帅”根本不同。一致感到应该学习南山大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经验,纠正平均主义的作法。
各公社的同志们听了介绍,看了南山大队农田基本建设的现场,心里开朗了。县委及时指出:我们不仅要学习南山大队劳动计酬的具体经验,而且要学习两河公社的同志们敢于对错误倾向作斗争的精神,学习他们善于从思想上分清是非的做法。如果怕犯错误,不敢对违反党的政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不敢从路线上分清是非,实际是回避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结果必然犯更大的错误。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是不能回避的。只有从私心杂念和怕这怕那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认真按照党的路线和政策办事,才能做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
对于土地改革、合作化时期参加工作的县、社、队干部的思想状况,县委专门作了多次分析,认为这些同志工作时间较长,斗争经验比较丰富,虽然不少人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他们绝大多数在旧社会受过剥削压迫,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党的感情较深,能够联系群众,是愿意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据这一分析,县委特别注意帮助他们分清是非,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轻装前进,大胆工作。
支旗公社枣儿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国泰,联系群众好,执行政策慎重;在长期工作中,也犯过一些错误,文化大革命中受过多次批判。因此,在一个时期,李国泰工作不够大胆。一九七○年,县委书记在枣儿沟大队蹲点,耐心帮助李国泰分清是非,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扬成绩,改正错误;同时,在群众中也把这些讲清楚,支持他大胆工作。他在县、社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越干越欢,积极地抓革命、促生产,带头参加批修整风,领着全大队干部、群众修梯田,建水库,大搞科学种田,较快地改变了枣儿沟的面貌。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