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浓墨重彩绘英雄——赞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彩色影片的镜头运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08
第2版()
专栏:

浓墨重彩绘英雄
——赞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彩色影片的镜头运用
长缨
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彩色影片,坚持“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在镜头的运动、分切与组合方面,正确处理了大小、远近、长短、正侧、仰俯、静动的辩证统一关系,成功地塑造了严伟才这一“为人类求解放粉身碎骨也心甘”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颂歌。
组接巧妙 对比强烈
电影艺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运用特写镜头展示人的面部表情,直接而又生动地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特写镜头的作用,还必须注意到特写镜头与其他镜头之间的组合。
彩色影片《奇袭白虎团》,在镜头运用方面,正是发挥了电影艺术的这一特长,深刻、生动地揭示了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例如第三场,严伟才带领战士月夜侦察,得知“安平里被敌人烧毁”,影片先用全景表现他急步跑向纵深,向余烟茫茫的安平里方向远望,他深切关怀着乡亲们的安危和阿妈妮的生死。接着,张顺和、鲍玉禄回来报告:“敌人盘踞安平山,杀人放火罪滔天。乡亲们挺身抗敌寇,阿妈妮她……”,这时,立即给严伟才一个齐胸的近景,随着鲍玉禄画外的报告,“……她壮烈牺牲殉河山”和严伟才情不自禁的呼叫声“阿妈妮!”镜头急推成严伟才的面部特写。这一全剧中的最大特写,强烈而突出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战士的国际主义的炽烈情感。继这个特写之后,用一个近景,表现严伟才目视安平里方向,倾身向前伸出双手。这个特写与近景的有机组接,不禁使人想起严伟才同阿妈妮久别重逢时的动人情景,影片也曾用一个半身镜头表现严伟才激情满怀地向崔大娘叫了一声“阿妈妮!”倾身向前伸出双手。这一场和三场的同一动作,绝不是重复,而恰恰是艺术上的呼应,是喜悦和愤怒的强烈对照。它深刻地揭示了严伟才对朝鲜人民、对阿妈妮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而且预示着这阶级的爱和恨必将化为杀敌决心。
根据人物情绪的发展,影片在用近景、特写揭示了严伟才的满腔悲愤之后,接着,就以一个全景拍摄了他悲愤交加地双蹉步向前,单蹉步后退的舞蹈动作,并且用中景表现严伟才那句“心痛欲裂似箭穿”的唱腔,又在“似箭穿”的“穿”字的拖腔中,缓缓地推成严伟才的近景。从而进一步渲染了严伟才的激愤之情,使唱、人物的面部表情同舞蹈动作统一起来。这组镜头短句,言简意明地反映出严伟才对阿妈妮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深情厚谊,使严伟才这个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立在观众眼前。
静动相宜 情景交融
彩色影片《奇袭白虎团》,通过镜头方位、角度的选择,使人物造型、环境气氛、光色明暗等方面,达到了静与动、情与景的辩证统一。这就更好地展示了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并使所表现的内容产生一种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如第六场,影片先用全景展示电闪雷鸣的风雨之夜,随着镜头缓缓摇移,群山、巨石、丛林时隐时现,给人以雨夜奔袭的真实感,充分烘托了尖刀班直插敌后的战斗气氛。当“排雷”时,影片给严伟才一个仰拍的全景,使他整个形体势如泰山屹立,昂首云天,其背景远山起伏、云影浮动。这一人物相对静止的瞬间,除了可见的云影浮动以外,还使观众联想到严伟才脚下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以及严伟才内心激烈的思想活动。这种人和景的静与动的统一,人物外静内动的统一,突出地表现了严伟才“再艰巨也难不住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然后,随着严伟才开始排雷,镜头缓缓左移,使镜头运动节奏和人物动作节奏相统一,突出了严伟才沉着有力的排雷动作,展示出他英勇无畏的革命品质。又如第三场《侦察》,当严伟才完成侦察任务之后,突然发现敌人,在这紧急关头,影片以一个全景镜头表现严伟才急转身向远处观察,接着,向众战士喊了一声:“隐蔽!”并以机警、敏捷的翻身旋转动作,由远而近,于镜头左前侧“卧鱼”隐蔽。此刻,周围寂静,远山朦胧,于画面深处,张顺和隐藏树后,持枪警戒。几个伪兵瑟索着身子,成半剪影从山间小路走过。这个由动到静,由静而动的全景镜头,不仅渲染了环境气氛,展示了严伟才在敌人“碉堡群火力交叉”、“公路上岗哨林立”中,悄声隐迹,如入无人之境,而且表现了严伟才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的果断沉着、机动灵活的战斗精神。
这两个全景镜头,前者着力突出严伟才在艰险面前的英雄本色,后者重点展示这位侦察英雄所具有的政治军事素质。但不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以静动相宜、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严伟才为革命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钢铁性格,揭示出他对党、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无限忠诚。
完整统一 重点突出
彩色影片《奇袭白虎团》,以大幅度的推、拉、摇、移的运动镜头,既完整统一,又重点突出地表现了精采的重点唱段,使严伟才的英雄形象更加完美动人。
如第一场严伟才和众战士同阿妈妮告别时的心情,主要是通过京剧唱段来表现的。影片利用镜头的运动,通过表现严伟才和阿妈妮的惜别之意,以及志愿军战士胸中燃烧的杀敌怒火,再次渲染了中朝人民的战斗情谊。开始,镜头从阿妈妮与张顺和握手唱“别亲人说不尽千言万语”的中景,摇向严伟才,他紧握阿妈妮双手,满怀激情地望着她慈祥的面孔唱出:“鸭绿江,白头山,唇齿相依,休戚相关。”随同人物思想情绪的发展,镜头又缓缓摇成严伟才的半身,重点突出地表现他“锦绣江山属人民,不容美帝来侵犯”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接着,在“告别乡亲赴前线”一句的尾部音乐中,快拉成全景:前景是严伟才气吞山河的亮相,后景是众战士整装待发的战斗群象,有力地歌颂了我志愿军战士,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的气概。最后,镜头由全景推成严伟才与阿妈妮的半身,严伟才紧握阿妈妮双手,深情地退出画面。这一镜头的运用,不仅恰如其分地使人物内心活动与外部动作连贯统一,而且是画龙点睛之笔,精炼概括地表现了这一场的中心思想内容。
再如第四场的十八句唱段,是全剧的核心唱段。它寓意深刻地道出了严伟才革命性格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如何保持原舞台的革命激情及唱腔的完整性和概括性,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影片利用运动镜头的表现能力,使镜头调度同人物调度统一起来,从而发挥了电影表现手段的特长。这十八句唱仅用了两个镜头,现举前一个镜头为例:开始,影片交代了严伟才去团部请战扑空而回,接着吕佩禄又向他诉说自己对敌人杀害阿妈妮和朝鲜阶级弟兄的激愤心情。影片用一个近景,表现了严伟才同样是怒火中烧,求战心切。这时,远方传来阵阵炮声,更使他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他激动地向山坡跑去,镜头拉成全景,表现他远眺山后炮击的硝烟,跟着他猛转身激昂地唱道:“心潮翻腾似浪卷……”,镜头随“卷”字的拖腔推成半身,把他“新仇旧恨满胸间”的内在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然后,镜头又随人物动作摇成全身,只见远处山峦迭翠,近处青松挺立,从而将严伟才这一典型性格统一于这一典型环境之中,使他忆起那些悲壮的往事,激发起他的深仇大恨。随后,他深情地叙述了“阿妈妮英勇就义如在眼前”,镜头慢慢摇推成近景。跟着音乐和人物回头后看,镜头缓缓地摇向远山,呈现远处云雾缭绕山峦的景象。接着,又摇成严伟才的半身镜头,他由阿妈妮的牺牲,又回想到当年自己母亲“被美蒋杀害在崂山”的血泪史。于是,这个摇向远山的空镜头,令人自然地把安平山同崂山紧紧地连在一起,含意深刻、有机自然。随着人物的心潮翻滚,镜头摇成严伟才全身,使他的阶级仇民族恨,得以充分抒发。而后,在国际歌的音乐声中,有力地推成近景,着重表现他那“改天换地闹革命,为人类求解放粉身碎骨也心甘”的共产主义的思想境界。
彩色影片《奇袭白虎团》,在运动镜头的处理方面,既保持了原舞台的唱腔、唱段的完整性,又体现了人物内心活动和外部动作的统一性,并把人物的思想情感同具体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严伟才的高大形象更加光辉。(附图片)
侦察英雄严伟才迎着朝霞,来到久别的安平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