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精益求精——天津手表厂提高产品质量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11
第3版()
专栏:

精益求精
——天津手表厂提高产品质量的调查
天津手表厂自一九五八年建厂以来,先后生产了两种手表:一种是五十年代问世的“五一”牌手表,一种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投产的“东风”牌手表。从“五一”到
“东风”,这个厂的广大职工的实践证明: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对于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坚持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要不要把数量和质量统一起来?十四年来,天津手表厂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过几次反复。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期间,“五一”牌手表开始成批生产。当时,由于经验的限制,生产水平还不高,但是职工对手表的制作是精心的。在全国手表鉴定会上,得到了较好的评价。
以后,在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的办企业路线的干扰下,这个厂出现了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的倾向。结果是质量下降了,产量也没有搞上去,还使企业出现了亏损。
一九六四年,通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个厂认真接受了前一段的教训,坚持“质量第一”。经过全厂职工的努力,终于出现了优质、高产的新局面。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八年,产量增长了两倍多;企业由亏损转为盈余,每年为国家积累大量资金。
一九六九年,“东风”牌手表正式投入生产。这种手表,结构比较先进,走时精确,造型美观,博得了各方面的好评。正在这个时候,刘少奇一类骗子又刮起了形“左”实右的歪风。在错误路线影响下,由于加班加点,片面追求产量,到一九七○年第四季度,成品返修率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三。由于返修的成品增多,影响了一九七一年的生产任务。想要增加数量,还是没有搞上去。针对这种情况,一九七一年初,厂党委及时举办了学习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再一次在全厂确立了“质量第一”的思想。结果,不仅产品质量达到了新的水平,产量也逐月上升,一九七一年第四季度月产水平达到了设计能力的二点八倍。
通过认真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广大职工深刻体会到: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的统一。没有数量,便没有质量,然而,一定的量都是表现为一定的质的量,只有坚持“质量第一”,才能有“质”有“量”,有效地实现增产。本着这样的认识,这个厂从一九七一年以来,在生产工作中较好地处理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一、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注意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坚持计划的科学性,既注意积极增产,又要留有余地。例如,一九七二年的计划产量,就是依据上一年第四季度已经达到的生产能力,实行了综合平衡而制定的。这一年计划产量为原设计能力的两倍半以上,既超过本厂历史最高年产量,又有可靠的依据。
二、统筹全局,搞好均衡生产。通过多年的实践,厂党委发现产品质量的波动,多数是出现在月末、年末;主要原因是生产中的前松后紧。在月末、年末,全厂常常加班加点突击产量,正常的生产秩序遭到冲击,这就必然影响质量。组织均衡生产,是把数量和质量统一起来的一个重要条件。去年以来,这个厂采取了这样一种作法:月初抓班产,月中抓过半,月末抓提前,发现问题攻关键。平时在生产中,勤检查,勤调度,坚决克服“月初松,月中赶,月末连轴转”的现象。
三、越是生产任务繁重,越要注意抓质量。数量和质量的矛盾的激化,往往发生在生产任务繁重的时候;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加强质量管理。今年上半年,厂里又出现增产的局面。厂党委坚持在抓紧生产进度的同时,抓紧质量管理工作。结果,质量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产量也突破了历史纪录。
抓质量要走群众路线
手表是精密机械产品,生产的特点是:工序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以“东风”牌手表来说,有一百四十五个零件。零件加工要十分细心,例如,在铣齿轮时稍不注意,留下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小毛刺,也会成为停表的致命原因。
这样的一个工厂,怎样才能提高质量?天津手表厂的实践回答:产品越是精密,工艺越是复杂,越要紧紧地依靠群众,产品质量的提高才有基础。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个厂的领导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的思想。一切有关提高质量的问题,都交给群众,同大家一起研究解决。
依靠群众,改进产品设计。随着生产的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发现“五一”牌手表在结构设计和工艺性能上,都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一九六六年,厂里组织了“三结合”小组,开始了新产品设计工作。他们放手发动广大职工,对原“五一”牌手表进行“解剖”,对产品结构和工艺性能提出改进意见。在这同时,“三结合”小组做了一个放大的木制手表模型,到各车间、班组征求意见,同群众一起修改设计。由于他们集中了广大制表工人、技术人员的智慧,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设计出比“五一”牌结构先进的“东风”牌手表。
依靠群众,整顿生产工艺。前一时期,这个厂许多零件的报废率相当高。厂党委负责同志深入班组,调查研究,发现主要是不按工艺操作造成的。于是,发动全厂群众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煽动无政府主义的罪行,使大家划清了严格遵守科学的工艺操作规程同修正主义的“管、卡、压”的界限,弄清了质量、管理和路线的关系。从厂部到车间、班组,层层组织了“三结合”小组,依靠群众普查工艺。通过工艺普查,许多青年工人熟悉了工艺操作规程,受到了一次实际的技术教育。
依靠群众,加强质量检验。在刘少奇一类骗子的极“左”思潮影响下,有的人主张:干活凭觉悟,检验靠个人。这个厂一度破除了质量检验制度,使报废率和回修率增高。针对这种情况,厂党委发动群众,批判了极“左”思潮;同时,在普查工艺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了质量检验制度,调整充实了专职检验机构。许多老工人、技术人员担任了专职检验员,各工序也都有自己的兼职检验员。把一些关键性的半成品的检验工作作为一个工序,纳入生产流水线。在厂党委的号召下,广大职工严格按照“两按”(按工艺生产、按标准检验)、“三检”(自检、互检、专检)、“三不”(本工序不合格不转下工序,本车间不合格不转下车间,成品不合格不出厂)进行生产,保证了手表的质量。
抓质量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
去年春天,这个厂的广大职工进行了一场很有意义的讨论:“百分之一”和“百分之百”的关系。
这场讨论是这样引起的:“东风”牌手表,经过一年多的考验,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信誉。表扬声多了,销售快了。这时,厂里少数干部滋长了一种盲目自满情绪。他们对于工农兵和商业部门就手表质量问题的来信来访,不加重视,反而认为“东风”牌手表绝大多数是经得起使用考验的。“挂游丝”、“针不对点”等只是小问题;停表、坏表是个别现象,不过百分之一的问题。究竟如何对待这个“百分之一”?一种意见认为,这个“百分之一”是难免的,算不得什么。说什么:吃烧饼还能不掉几粒芝麻!多数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说:百分之一和百分之百里面有哲学;如果认为百分之一不合格没什么,是小问题,这个有毛病的手表到了工农兵群众手里,百分之一就变成了百分之百不合格,就成了大问题。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厂党委把搞好产品质量的问题,提到“为什么人”的高度来认识。去年以来,在路线教育中,不断把“百分之一和百分之百的关系”这场讨论引向深入。在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思想指导下,广大职工精益求精,决心让每一块手表都合乎质量标准,都能使工农兵群众满意。
轻工业部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局联合调查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