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云南县县通公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11
第4版()
专栏:

云南县县通公路
云南省的公路网已初步形成。解放前,全省通汽车的公路只有二千七百多公里,现在已增加到三万三千九百多公里,增长了十二倍多。全省一百二十多个县,解放前,通公路的不到三分之一,现在已县县通公路。
一条条新修的公路犹如彩带挂山腰,千百座桥梁好比长虹跨江河。条条道路通北京,大大缩短了祖国边疆与内地的距离。过去靠人挑马驮要走几天的路程,现在一天半天就可以到了。
云南省山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境内横断山脉与分支各系纵横交错,巍峨险峻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乌蒙山、无量山、哀牢山,以及奔腾咆哮的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红河、南盘江,纵列其间,形成了一道道天堑。对于云南的交通,历史书籍上有大量这样的记载:“关山险阻,羊肠百转”,“地险路狭,马不能行”,“连山皆峭壁,不可通”。居住在这里的二十多个民族,历代被高山围困,激流阻隔,吃尽了交通不便的苦头。解放前,阿佤山区、怒江两岸、中甸草原,由于关山险阻,山区人民生活必需品运不进去,当地土特产也运不出来。奸商乘机牟取暴利,斗米才能换斤盐,妇女买根针得用一只大母鸡。
解放后,在毛主席关于“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的伟大号召鼓舞下,云南省交通战线广大筑路工人和各族人民群众,以豪迈的英雄气概,浩浩荡荡地开赴深山旷野、雪山草原,打响了征服江河,削平高山的战斗。
在云南高原修筑公路,工程的艰巨是罕见的。修筑一公里公路,土石方一般都在三万到七万立方米,有的高达十五万多立方米。工人们有时要冒着高达摄氏四十多度的酷热,凌空作业,有时要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在那海拔四千多米的大雪山上施工,有时又要跳进波涛汹涌的江心,架设桥梁。
在一个名叫燕子岩的地方,石质坚硬。一锤打下去,钢钎两头火花四溅。一个不到一米宽的炮井,每打五十厘米深就要换一百五十多根钢钎。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工人们在悬崖绝壁上打好了四十五个大炮井,装上炸药,炸飞了三万七千多立方米的岩石,使燕子岩让开了道。公路不断向前伸延,困难也就接踵而来。
在一个叫“卧虎岩”的陡壁上,隧道才打了两米多深,崖缝里便滴滴达达地渗出水来,没头没脑地淋在工人们的身上。当时正值隆冬,水冷刺骨。隧道不断向前伸展。一天晚间,隧道口塌方了,六个工人被堵在里面。
隧道口外,人们冒着岩峰再次坍塌的危险,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挖开了一个洞。人们跑到里面一看,六位英雄已倒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有的手里还捏着大锤,有的还握着钢钎。
看到这幅情景,人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经过急救,才使他们苏醒过来。这些英雄的动人事迹,激励着参加筑路的人们更加斗志昂扬,为早日打通隧道而战斗。
云南高原大江小河很多。过去,有些江河两岸的人民互相往来,往往要靠一根系在悬崖上的竹溜索滑行,犹如空中飞人。在这些地方修公路,架桥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在修建目前全省一座最大的新型大跨度连孔双曲拱桥时,需要有人潜入水底探察情况。潜水员潜入冰冷刺骨的江水,苦练本领,直到二十八米,冲过了“云南海拔高,潜水不过二十五米”的警戒线,取得了深水作业的自由。到正式作业时,有的人甚至在深水坚持工作达两小时之久。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现在,全省汽车数量比一九五○年增加了十倍,汽车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增加了二百三十四倍和九十二倍。川流不息的汽车,把大批新式农业机械、农药、化肥,源源运进少数民族地区,代替了千百年来使用的木锄、石斧,逐步改变了边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兄弟民族地区盛产的药材、兽皮、茶叶、木材、畜产品也源源运出,支援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公路修到那里,那里就欢腾起来。藏族人民跳起锅庄舞,彝族人民弹起大三弦,傣族人民敲起铓锣、象脚鼓,各族人民扶老携幼赶来参加通车典礼。他们把这些新修的公路,叫做毛主席派人来修的幸福路!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