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两千年的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12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两千年的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
中日两国有两千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公元一世纪时,班固所作的《汉书》已有关于日本的记载。公元五十七年,日本使者来中国。日本的九州曾发现汉朝所赠的金印,是中日之间两千年友好往来的最早的见证。
七世纪到九世纪,相当于中国唐代,中日两国交往十分频繁。日本先后派遣“遣唐使”十多次来中国。使团有留学生和僧人随同前来,包括水手和工匠等,最多达五百余人。遣唐使团不畏艰险,冲破惊涛骇浪,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一九七○年,西安发现唐朝所珍视的日本“和铜开宝”银币,就是“遣唐使”带来的。
日本留学生积极介绍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七一六年来华的阿倍仲麿,取华名晁卿,在中国生活三十多年,担任过掌管图书的秘书监等职务,与我国诗人李白有很深的友谊。后来回国途中漂流到越南,误传溺死,李白写了《哭晁卿》的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表达了当时两国人民友好的情谊。
日本古代曾使用汉文作为表达和记录的工具。后来利用汉字表达日语的声音,逐渐发展形成两套“假名”即字母。“片假名”大体取自楷体汉字的一部分,“平假名”多为整个草体汉字。
唐朝美术工艺品传入日本,很多还保存在奈良的正仓院博物馆,其中有屏风、香炉、弹弓、棋盘、铜镜等。日本工匠发挥自己的智慧,也进行制造,所以正仓院除“唐大刀”以外还有“唐样大刀”。
佛教是中日文化联系的纽带之一。最澄、空海等日本僧人不仅从中国带回佛教经典,还传去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唐代僧人鉴真和他的弟子,经历千辛万苦,到达日本,把中国修建寺庙、雕造佛像的技术和医药学介绍给日本。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交流也是密切而悠久的。从唐到清,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基本未断。以宋朝为例,中国输入日本的,主要有各种药材、香料、磁器、文具、书画、绫锦等。日本输入中国的,主要有硫黄、木材、砂金、刀、扇、漆器等。日本的扇和刀尤其著名,宋朝诗人欧阳修特作《日本刀歌》,说“宝刀近出日本国”,描写它“鱼皮装贴香木鞘”,称赞它锐利可以“切玉”。中国铜钱也曾在日本大量流通。据日本地下发掘出来的中国钱的统计,从唐朝的“开元通宝”到明朝的“永乐通宝”,总数有五十六万多枚。十七世纪以后日本闭关“锁国”的时期,中国商人仍然得到特别允许,能到长崎贸易。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有许多中国爱国的知识分子留学日本,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
一九○五年秋,孙中山先生由欧洲到日本,与革命党人组织了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在辛亥革命运动中,一些中国留日学生起了积极作用,这也是中日关系史上有意义的一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