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切实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17
第4版()
专栏:

切实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中共大连红旗造船厂委员会
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工矿企业里斗、批、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刘少奇一类骗子在生产技术领域里推行的形“左”实右的反动路线的余毒没有肃清,有些人至今对技术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因此,必须以路线斗争为纲,进一步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觉悟,划清界限。
有些人说:“没抓技术管理,生产也过来了。”这是一种自满情绪和不愿抓技术管理的错误思想。
技术管理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是为生产发展服务并促进生产发展的。技术管理越科学、越严密,生产效率越高、产量越多、质量越好、用料越省。否则,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以船舶制造中的锚链生产为例:过去,搞铸造锚链,先后三十余道工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加强技术管理,改革工艺流程,实现了闪光焊接机械化生产以后,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产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五。由此可见,搞社会主义建设,要力争上游,多快好省,不抓技术管理是不行的。
说“生产也过来了”,当然很好。问题是怎么“过来”的?回顾我厂的情况,很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在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极“左”思潮,对某些技术部门或环节搞“一风吹”的时候,党的政策不落实,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后来,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形“左”实右的反动路线,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加强了技术管理工作,把提高造船质量和吨位建立在严格的科学技术管理基础上,情况就不同了。去年,我们厂的造船吨位是文化大革命前历史最高水平的二点四倍,今年上半年的造船吨位又比去年同期提高了百分之九十五点八,造船质量也是一艘比一艘好。
也有的人认为,“抓技术管理,还是过去那些东西,容易走‘技术第一’、‘专家治厂’的老路,担风险。要抓,就得重新搞一套。”这也是不敢抓技术管理的一种糊涂思想。
对“过去那些东西”怎么看?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对于过去的工艺、设计、检验等技术管理,应该取分析的态度,分清哪些东西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经过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哪些东西是刘少奇一类骗子搞的修正主义的黑货。对于前者,要坚持实行,并且根据新的经验,及时加以充实和发展;对于后者,要作为反面教材,加以批判。在工矿企业,搞一些专门机构,安排一些专业人员,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专长,组织专业化生产,加强技术责任制,搞好技术引进、技术研究和科学实验等等,这些都是加强技术管理的必要措施。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厂加强了技术管理,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们组织船体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专门研究新型弯板法,搞成了“合金钢板水火弯板”新技术;组织推进器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研究新的加工工艺,搞成了“三跟踪电仿型铣床”;组织管系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研究成功“射流薄板弯管机”,等等。
“技术管理工作技术性强,不好抓,还是让群众和内行的人去抓吧。”这是一种不想搞技术管理的畏难思想。
技术管理工作技术性强,这是事实。抓技术管理依靠广大群众和一些内行的人们,也很有必要。但是,党对企业的领导,正如斯大林指出的,“不是‘一般地’、不是‘从空中’来领导企业,而是具体地切实地领导企业”。因此,领导干部“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所谓“难”与“不难”,是相对的,而且是互相转化的,主要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干劲。
能不能认真抓好技术管理工作,是能不能坚定地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问题。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政治可以冲击一切”,否定技术,取消技术,妄图用资产阶级政治代替无产阶级政治,以达到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因此,我们要从路线斗争的高度去认识问题,积极抓好技术管理工作。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搞一些长远性的技术管理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开辟广阔道路。我们在研究大型板料加工时,就本着这个精神,结合当前生产情况,从生产发展的远景出发,大搞技术革新和科学实验,研究成功无模爆炸成型新技术,为板料加工开辟了新的途径。
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能否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