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节约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17
第4版()
专栏:

节约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
上海绒毯三厂工人学习政治经济学小组
我们的国家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就需要有更多的建设资金,以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但是,这许多建设资金从哪里取得呢?我们不是资产阶级,对内不能靠剥削;我们不是帝国主义,对外不能侵略掠夺;我们也不能靠借外债。对我们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靠本国节约来发展工业的道路,即社会主义积累的道路。”这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道路。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厂为国家积累的资金,等于本厂一九六六年固定资产的十三点四倍,而在积累的资金中,节约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生产中,节约一点还是浪费一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织棉毯要用棉纱,因织坏布拆下来的回丝,就使好花变成了废纱。如果这种废纱每个班一斤,一天三个班加起来就是三斤,一年就是九百多斤。全市五十多家毛巾被单厂,如果每个厂每天平均都浪费三斤棉纱,那么,三年浪费的资金,就等于少办两个绒毯三厂。我们怎么能够忽视这点点滴滴的节约呢?仅上海市一个行业就如此,全国各行各业都加起来,那该是一笔多么可观的建设资金啊!因此,厉行节约决不是什么小事情,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我们有些同志原来认为:“今天节约用电、用煤,明天节约原材料,年年搞节约,还不是老一套。”现在认识到,年年搞节约,正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不仅要坚持年年搞,而且要一年比一年搞得更好。
我们应该怎样厉行节约呢?所谓节约,无非就是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力的节省是活劳动的节约,物力的节省是物化劳动的节约,财力的节省是人力节省和物力节省的货币表现。马克思有一句经典的概括:“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物力的节约很重要,上面所谈的事例就是证明。
但是,最大的节约还是人力的节省。这就要求大搞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用较少的人力争取较大的经济效果。过去,我们做罗纱提花用的是老式织机,产量低,消耗多。后来,搞了技术革新,修旧利废,土法上马,仅花了二百多元费用,就创造成功一台比较先进的双无织机。这种新型织机全面推广后,不仅每年节约材料一万六千元,而且提高劳动生产率四倍,等于节省下百分之八十的劳动力。这种节约,从另一面来说就是增产。自从尝到这个甜头以后,我们用革新技术的办法节约人力的劲头就更大了。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厉行节约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性,还要靠我们进行不懈的斗争。厉行节约还是铺张浪费,从来是两条路线、两个世界观的斗争。什么时候坚持开展两条路线的斗争,勤俭节约的作风就能够得到发扬,增产节约的成果就大;什么时候放松了两条路线的斗争,资产阶级铺张浪费的歪风就要重新抬头,已有的增产节约成果也会被破坏掉。
去年,我们厂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纡子车间少了一把锥子。车间里有位同志看到生产上等着要用,就买回来六把。乙班班长和保全工人知道后,很不赞成,说:“买六把新锥子事小,把我们艰苦创业的传家宝丢了可是件大事。”他们立即自己动手做了四把。党支部抓住这件事,对全厂工人和干部进行路线教育,使大家认识到搞不搞勤俭节约,是能不能保持无产阶级政治本色,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问题。后来,在清产核资的群众运动中,大家把清理出来的大量回丝,集中起来,进行展览。许多同志主动检查了自己“条件好了,穷棒子精神淡薄了”和“家大业大,浪费一点没啥”等错误思想,全厂掀起了“一根断纱接起来,一只螺钉捡起来,一只手套补起来”的节约活动。
我们联系二十年来勤俭办厂的斗争实践,对毛主席关于“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的教导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我们决心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勤俭办工厂的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