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艰苦奋斗的带头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19
第2版()
专栏:

艰苦奋斗的带头人
在海拔一千五百米的广西阳朔县跃进矿区,不管冬天,还是夏天,也不管好天,还是坏天,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老干部和工人们一起打风钻,一同掏矿石。他就是这个矿的党总支书记阎秀清同志。
阎秀清从去年初调来矿区以后,同工人一起参加劳动,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去年他做了一百三十五个劳动日,今年头七个月又参加劳动一百零五天。每条采矿坑道,都留下了他的脚印,淌下了他的汗水。
矿里有两条滑线,运矿的货斗来往如梭,经常有些矿石抛下山坡,滚进草丛。很多人视若无睹,满不在乎;阎秀清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提议把这些矿石捡回来。有个别人却说:“割禾哪有不丢谷的,这点矿不值得捡。”老阎说:“矿石是国家的财富,我们不能身在宝山不爱宝啊!”他第一个带上背篓,沿着滑线从下往上捡,头一天就捡回四百多斤。他的行动,好象无声的命令。从去年八月开始,全矿开展了为革命捡矿的活动。一年来捡回的矿石近十万斤。
有段时间,老阎在第二工区坑道里跟班劳动。他在亲手装药放炮当中,发觉每个炮眼要装满炸药,有些浪费,老阎就去请教老工人李业福。李业福介绍说,以前他见地质队用泥巴封炮眼,矿里也曾经试用了一段,后来因为嫌麻烦,没有坚持下来。阎秀清同志听了,觉得关键是领导问题。于是,他亲自带领四个工人,翻过一千五百米高的山梁,到山背后挑来白夹泥,做炮眼塞。经过试验,不但装炸药少,而且爆破力大。工人们屈指一算,光是这项措施,一年就能节约两千多元。
今年年初,大雪封山。工人们为了实现开门红,决心把九立方空压机从十一号工区搬到一号工区来。老阎冒着严寒,和工人们一起搬杠杆,送零件,双手红肿,满身油污。大家劝他休息,他坚持不肯。经过二十天的苦战,提前半个月完成了空压机的搬运和安装任务。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