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萧县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20
第1版()
专栏:

萧县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经验
据新华社合肥一九七二年十月十九日电 中共安徽省萧县委员会和县革委会,运用先进典型,破除在部分干部和社员中存在的“小麦是低产作物,迅速增产有困难”的陈旧观念,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经验,积极种好种足小麦,力争小麦高产多收。据统计,截止十月十五日,全县九十万亩小麦已经播种七十万亩,和去年同期相比,进度快,质量好。
近两年来,萧县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综合计算,粮食产量提高很快,但单项计算,小麦产量仍然较低。一九七二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只有二百零三斤。查其原因,是一部分干部和社员认为小麦是一种低产作物,要迅速提高产量有困难,因此在种植上因循守旧,耕作粗放。萧县县委在实践中体会到: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小麦单产很快提高,必须首先解决干部、社员的思想问题。为此,今年秋播以前,组织全县所有公社和部分大队的主要干部,由县委负责同志带领,到山西省文水县开栅公社开栅大队参观学习。这个大队由于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狠抓土、肥、水、种、合理密植等增产措施,全大队小麦平均亩产,在较短的时期内,就由二、三百斤提高到八百零五斤,一季产量跨过了“长江”。参观学习,使社、队干部扩大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在这个基础上,萧县县委又在本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郭庄大队召开秋种会议,交流当地小麦高产经验,使参加秋种会议的干部认识到:小麦不仅能够高产,而且可以迅速高产。
认识提高以后,县委发动各社队,认真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挖潜力,因地制宜地推行深翻平整土地、增施肥料、采用良种等增产措施,适时地展开了秋播活动。目前,播种较早的地区,小麦已破土出苗,苗全苗壮,长势普遍好于去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