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急流险滩变坦途——记四川奉节航道段维护航道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20
第4版()
专栏:

急流险滩变坦途
——记四川奉节航道段维护航道的事迹
长江三峡,是古今闻名的“天险”。
长江重庆航道区奉节航道段,担负着维护瞿塘峡和巫峡上下一百三十多公里航道的任务。这里沿江两岸多是高山深谷,航道弯曲狭窄,暗礁满布,水流湍急,是长江上游一段艰险的航道。
这里的航道工人,战险滩,斗恶水,为过往行轮设灯标,发信号,绞滩牵引,保证行轮安全航行。白天,四、五百个航标,或漂在水面,或立在滩头,个个鲜明。入夜,红、绿航灯,星星点点,沿着江面伸向远方,指示一条夜航大道,千轮万帆从这里来来往往。
八三八航标艇工人们说:管一百只灯,亮九十九只,有一只不亮也是对行轮不负责。日日夜夜,他们巡守江面,根据水势涨落,勤移标志。今年三月的一天,连续暴雨,江水猛涨,标志船有下沉的危险,岸标也没入水中。他们不顾风疾浪险,在十几公里航道上,一处处检查,移岸标,排浮标船里的积水和杂物。五月的一天深夜,一只灯灭了。大家立即起身出航,因为水流急,航标艇靠不上标志船,他们坚持与激流搏斗,终于有两人登上标志船。这时正好轮船来了,他们掌住红灯,准确地指引着航道。
臭盐碛河段位于瞿塘峡口。每逢秋季江水下退时,这里便淤积一千多米长、五百多米宽、二十多米厚的沙层,水深有时不到两米,轮船往往停航。过去,重庆航道段每年要派七、八十人,七、八条船来探沙测水,疏通航道。
一九六九年,六零六航标艇主动提出担当臭盐碛探沙开航道的任务。一九七○年十月末,当地水位较低。按往年情况,水深不够,便要封航。同志们分析沙与水的关系,到航道上去反复探测,终于开出一条可以通航的路子。
探沙、测水是项艰苦的工作。每天早晨四点钟,他们便冒着扑面寒风和刺骨江水,撑篙打桨,测水深,探沙堆,摸通路,在天亮前及时设好航标,以便天明后大批行轮出航时,能够安全航行。
为了深入了解情况,今年春初,他们开艇住到臭盐碛,观察航道情况,并把一些卵石堆搬掉,防止水涨时阻水淤沙。由于今年雨量少,枯水期来得早,八月初就得探沙测水确定航道,这给他们带来一定困难。但由于他们对航道作过一番调查,经过一番战斗,及时设好航标,保证了日夜通航。
奉节航道段有很多激流险滩。因流水汹涌湍急,上水轮船开到这里,很难前进。绞滩船便担负牵引轮船渡过激流险滩的任务。这个段枯、洪水期共有十四处要设绞滩船,多时有九条船同期施绞。他们将绞滩船设在上游,放出钢缆固住行轮,然后开动绞机,轮船便被牵引上去。过去,十几个工人围着绞盘转,劳动强度很大。现在,机械代替了人力。
奉节航道段有二十个信号台,分别设在航道弯曲、狭窄的地段,象交通警察一样,指挥船只通行,避免发生船只相撞或浪翻小船的事故。这些信号台,座落在山崖下、峭壁上,由三两个人,日日夜夜坚守岗位,了望行轮。
老关庙信号台位于瞿塘峡口,高离江面五、六十米。面临滚滚江水,背靠陡壁悬崖,吃水要花四、五十分钟,走羊肠小道到江边去挑。两个老工人听毛主席的话,“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常年在这里拉信号。八年多来,他们兢兢业业,没有出一次差错和事故,为行轮铺了一段安全航道。
老工人做出了榜样,青年一代也在成长。青石洞信号台在巫峡中的一个陡壁上。这里荒无人烟,只能看到山鹰在神女峰下飞翔,只能听到野山羊在深岭上叫,条件是很艰苦的。一个老工人和一个青年在这里拉信号。这个青年初来时有点不安心,觉得挂信号很简单,上水轮船来,拉箭头向上的信号,下水轮船来,拉箭头向下的信号就行了。一次,他在崖上了望,看见远处有下水轮船来,正准备拉信号,忽然发现有个下水木排先进了窄峡口。他不知该怎么拉,连忙喊老师傅。老工人出来从容地拉上信号,并站在信号杆下,指着几种信号标志,一一地教他。要他树立高度责任心,多了望、多联系、多检查,准确地拉信号,保证行轮安全通行。
现在,这个青年认清了自己的责任,安下心来,认真工作。每天晚上,还帮助看航标灯,如果不亮,及时通知航标艇。远处看不见,便走一段山路去看。一次,天雨路滑不好走,他赤着脚走到崖下江边,发现有只灯灭了。这时正好一条轮船开来,很快就要经过这里,他便冒雨站在那里看着行轮,准备随时打招呼,直到轮船顺利通过,他才放心地离开,通知航标艇前来修好。他决心一辈子战斗在这崇山峻岭中,为革命办航道,为人民拉信号。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