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威海市委和市革委会发扬勤俭节约精神 压缩非生产性开支 支援工农业生产 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成员艰苦奋斗保持工人阶级本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21
第3版()
专栏:

威海市委和市革委会发扬勤俭节约精神
压缩非生产性开支 支援工农业生产
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成员艰苦奋斗保持工人阶级本色
据新华社济南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日电 中共山东省威海市委和市革委会,保持我党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在财政支出中尽量压缩非生产性开支,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援工农业生产。
威海市的财政收入年年都有结余。过去,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有不少资金被用到非生产性建设上。市革委会和新市委成立以后,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对非生产性开支尽量加以压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从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中,拿出一百八十二万元,用于发展工农业生产。例如,全市已建起的水泥厂、化肥厂、水泥管厂、渔轮修造厂等七个厂中,就有百分之四十三的投资,是压缩非生产性开支的资金。同时,他们还用压缩非生产性开支的资金,架设农村高压电线一百五十公里,使全市百分之六十的生产大队通上了电,并且帮助一些大队兴办了农田基本建设和增添了农业机械。
为了把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用到发展工农业生产上,中共威海市委和市革委会十分重视对财政经济工作的领导。除每年的财政预算、决算和重大开支,由市委和市革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外,还分工一名常委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在研究今年的财政预算时,市委发现用于支援工农业生产的资金少于往年,安排较紧,而非生产性开支却有些偏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委专门召开了三次常委会,帮助有关部门将预算作了三次修改。最后,大家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取消了一些非生产性建设项目,使预算中又挤出二十二万元支援了工农业生产。
威海市委和市革委会的领导成员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注意尽量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在市委领导同志的带动下,各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业已形成风气。近几年来,市委办公室和财政金融部门,仅回收利用旧信封一项,就为国家节约资金一千四百多元。公安部门购置了一套木匠工具,门窗坏了自己修,玻璃碎了自己安,还利用自己亲手栽种的树木,做起了桌椅板凳。去年秋天,市委发动党政机关干部和广大群众,利用业余时间挑泥抬沙,整修了体育场,为国家节约资金五千多元。
据新华社西宁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日电 自从一九五四年开始在柴达木建设石油工业基地以来,十八年的时间过去了,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青海石油管理局的党委成员仍然保持着开发柴达木时那种“一卷行李一口锅,高举红旗战沙漠,渴了吃把昆仑雪,饿了啃口青稞馍”的艰苦奋斗精神。
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的主要成员,大部分是从工人和基层干部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在生活上不特殊,不脱离群众。他们住的屋,和工人一样,都是用土坯垒的土房或挖的地窝子;他们穿的衣,象工人一样,沾满了油泥。他们与工人同在一个食堂吃饭,外出开会时碰到大车就不坐小车,遇到便车就不坐专车。最近几年来,虽然盖起了一批一批新房子,领导干部们总是让工人住进去,自己依然住在旧房里。
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工人群众的生活却非常关心。每逢刮风下雨,都要到工人宿舍去,看看那里透风,那里漏雨。运进新鲜瓜果蔬菜,都是先供应在野外辛勤劳动的工人。今年六月,局党委正在召开扩大会议,一个兄弟单位送来了杏子。党委研究后,把杏子一个不动地转送给了正在开发新油田的工人。
柴达木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给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但是局党委成员总是迎着困难上。钻工出身的党委书记薛纪元,自一九五五年来到青海高原后,走遍了柴达木盆地的许多地方。去年一月,为了扩大油田面积,他迎着呼啸的寒风,冒着扑面的沙石,深入到盆地边缘地区进行调查。施工时,又带领工人在山上架起帐篷,吃在山上,住在山上,一面劳动,一面工作。他的行动,鼓舞着大家干劲倍增,使原来计划五十天完成的任务,二十五天就完成了。
“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不论白天晚上,不管刮风下雨,只要听说那里有困难,党委成员就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今年八月的一天,一个踏勘小组所乘的三辆汽车,被洪水包围在二百五十公里外的一条河里,情况相当危急。深夜一点半钟,消息传来。党委副书记张俊魁,立即组织人力、车辆,出发抢救。当时,有人看到张俊魁白天劳动一天,晚上开会刚回来,劝他在家休息。他仍然不顾疲劳地出发了。当他从现场完成抢救任务回来,已经两天两夜没睡觉。
青海石油管理局为了给国家提供更多的石油,在一九五九年发动群众成立业余收油队,用手捧,用盆捞,把修井时散失在地面上的原油和油田水带出的油花,一点一滴地回收起来。由于天天坚持,月月积累,一年就回收了几百吨原油。直到现在,他们仍然坚持这种做法,发扬点滴节约的精神,今年仅头八个月就回收了原油四百三十多吨。
一九七○年,这个局决定在新油田修建一座小型炼油厂。起初,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个方案,需要一千六百吨钢材,五百方木材,五百吨水泥,一千三百万元投资,一年半时间建成。局党委认为,这个方案向国家伸手要得太多,不符合勤俭建国的精神。他们就发动群众,修旧利废,结果只用了十六万三千多元,七十五天的时间,就建成了一座年处理原油三万吨的炼油厂。
柴达木地区辽阔,运输线长,一针一线,一砖一木,都来得不易。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组织职工家属,就地取材,创建了十四个小工厂,生产出水泥、石灰、青砖、盐酸,以及副食品等三十多种产品,减少了国家负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