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从几千次试验中得出成果——记一种新型止血剂的诞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21
第4版()
专栏:

从几千次试验中得出成果
——记一种新型止血剂的诞生
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总医院几个以前从未搞过科研的年轻人,研制成功了一种止血剂。这种止血剂已在军内军外推广、使用。根据临床使用有详细记载的一千七百零三例的验证,有效止血率达百分之九十七。它适用于各种手术引起的组织及脏器损伤出血,特别是对不便于电烙、缝合、结扎止血的组织和脏器的出血及广泛性渗血,止血效果很好。在已经治愈的病例中,有的鼻孔流血不止,脚被竹桩扎穿,使用止血栓立即止血;有的肝脏破裂,使用止血粉三分钟就止住了血。这种止血剂还有较好的消炎和止痛作用,携带、保管和使用都很方便。
南京部队总医院止血剂研制小组,是在六年前成立的。这个小组共五个人:两个药房人员,一个化验员,一个护士,一个推拿技术员。他们都是从未搞过科学研究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一开始就下了这样的决心: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一切内行的人学习,坚决完成这一光荣任务。
他们知道,只有接受前人的经验,认真实践,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因此,一开始他们就认真地翻阅《本草纲目》、《中国药学大典》、《中药志》、《药材学》等古今资料。中医科主任沙星垣,从十六岁起学中医,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制小组的同志恭恭敬敬地拜他为师。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中医很受感动,他戴着老花眼镜,亲笔写下了近四万字的《中草药止血资料》。对研制小组来说,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
为了研究中草药止血性能,学习民间有用的药方,研制小组的同志们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到苏、浙、皖三省的山区访问,采集中草药,向当地的中医、药农请教。他们每天背着竹篓,扛着工具,在重峦迭嶂中攀登,在林木荆棘中穿行。足足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爬遍了黄山、茅山、天目山、雁荡山,走了近五千里山路,访问了两百多个贫下中农、药农和中医,学到了很多民间止血的单方、秘方,采集了三百多种能够止血的中草药,在研制工作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然而,未来的征途更长远、更艰苦。研制小组的办公室里,装着中草药粉的瓶子、兄弟单位研制止血剂的经验、各种医药学书籍,摆满了几张桌子。究竟哪些药的止血效果最好呢?
为了找到答案,他们决定亲自做动物试验,以便从三百多种中草药中选出最好的止血药。他们和地方屠宰加工厂联系好,利用即将宰杀的兔子做试验。这样做,必须在傍晚兔子运到之后,第二天早晨宰杀之前进行试验。从医院到加工厂大约三十里,他们天天迎着夜幕,顶着寒风,奔走在弯曲的道路上。
试验的工作量是很繁重的。每种药物必须做五个以上的数据,每个数据又有五个项目。在加工厂的简易试验棚里,他们整宿整宿地站着,每天工作在十个小时以上。整整一个寒冬,研制小组的同志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进行了一千多次试验,积累起半尺多厚的试验报告,终于选出了止血效果最好的中草药。
选出了止血效果好的中草药,还要进行各种配方试验。这就要求精心分析各种数据,努力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他们想到动物的血液同人的血液有差异,有的配方,在动物身上做过试验,又从自己身上抽血进行试验,以免只研究一般规律,不认识特殊规律,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一次,小组成员卓海通到医院去征求对止血剂临床使用的意见。几个医院都反映止血效果好,没有异常反应。可是,到了另一个医院,一个外科医生却说,在为一个病人做髂骨骨折修补手术时用了止血剂,血是止了,但是病人连续发烧,还引起了无菌性化脓。这是什么原因呢?研制小组的同志十分重视这一反应。他们说,这一例的失败,也许能揭示出止血剂的一个弱点。于是,他们又反复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止血剂不容易被人体内部组织吸收。它适合体外止血,若用于体内止血,还要进一步解决如何为人体内部组织吸收的问题。他们从失败中总结了经验教训,继续进行了试验研究,一种既能止血,又能为人体内部组织吸收的止血粉终于研制成功了。
这些年轻人为新的成功欢欣鼓舞。但是,新的成功并没有堵塞他们探索的道路。如何使止血剂具有多效用、高效用、多剂型?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实践。
为了求得“真知”,他们分头到一些医院去临床学习,把临床实践同自己的试验结合起来。他们去访问当年进行过战地救护的老同志,听这些同志讲述战伤的特点和战地抢救的规律。他们利用旧的压面条的机器,改装成造纸机,制成了止血纸。为了改进造纸技术,他们先后跑到造纸厂、制药厂、卷烟厂、机械厂、建筑工地,向工人同志学习。就这样,先后作了四千多次试验,积累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在一百八十四个兄弟单位的帮助下,他们把止血粉发展提高为止血纸、止血栓等多种剂型的止血剂,把单一止血效用发展提高为既止血,又消炎、止痛的多效用的新型止血剂,止血效果也显著提高。
现在,这种新型的止血剂已在军内军外推广。但是,研制小组的同志仍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着认识真理的道路。当人们称赞他们的科研成果时,他们总是说:止血剂的效用还是有限的,好多理论问题我们还没有搞清楚,我们的科研还仅仅是开步走。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