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针刺麻醉法对家畜临床手术的应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21
第4版()
专栏:

针刺麻醉法对家畜临床手术的应用
北京市兽医院和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兽医防治检验所合作,把针刺麻醉法成功地应用于家畜临床手术。近两年来,他们为三百六十多头马、骡、驴、牛、猪等家畜,作了胸腹、头颈、四肢等部位的二十四种手术,麻醉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这种家畜针刺麻醉法,在病畜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没有药物麻醉那种副作用,手术后比较容易护理,操作时只需要两根几寸长的钢针和一台用几节干电池作能源的电针麻醉机,便于在农村、部队推广。
家畜针刺麻醉的探索成功,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家畜谈不上有意识地主动和兽医人员积极配合,这就进一步说明针刺麻醉的镇痛作用,是有着生理上的客观物质基础的。
北京市兽医院和北京部队兽医防治检验所是在一九七○年十月开始合作研究家畜针刺麻醉的,成立了一个联合科研小组。小组的五名成员都是青年兽医人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学习中医针灸疗法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不怕困难,大胆实践。开始一段时间,他们把解放军兽医大学初步探索成功的马骡耳针麻醉法,由多针多穴发展为一针一穴,由手捻刺激发展为脉冲电刺激。这种麻醉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还存在镇痛不全、内脏牵拉反应较大、麻醉范围有限等缺点。后来有一次,在参观新医疗法展览会时,看到人体针刺麻醉按照祖国传统医学循经取穴,针刺在经络交汇点上的成功经验,受到很大启发。他们查阅中兽医书籍,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发现马骡一针一穴耳针麻醉法之所以有一定效果,也正是因为穴位取在经络交汇点上。于是,他们也循经取穴,在家畜全身找出了经络交汇处的几组穴位,进行对比实验。在实验针刺“三阳络”组穴时,遇到这组穴位中有一个叫“夜眼”穴,中兽医文献上都说是禁穴,扎不得。怎么办?想到前人的经验也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认识,来发展,他们还是大胆地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夜眼”并不是禁穴。包括“夜眼”在内的“三阳络”组穴,正是针刺麻醉效果最好,操作方便,而且好找的穴位。一九七○年十一月,他们首先把家畜“三阳络”组穴针刺麻醉法应用于骡马常见的腹腔临床外科手术,获得了成功。接着,又逐步应用到各部位的临床手术,同时在牛、猪的手术中也开始应用。
有一次,一匹患严重的胃状膨大部便秘的病马送到市兽医院时,已经没有肠音,心跳每分钟一百多次,又已怀驹七个月。过去遇到这种情况,由于不能用药物麻醉动手术,只有让它死去。这次采用针刺麻醉法,手术一直进行得很顺利,手术后,马立即站起来饮水。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马恢复了健康,以后小驹也安全地生了下来。贫下中农和基层兽医人员看了都赞扬说:“电针麻醉就是好。”
这个联合科研小组在实践中还发现,家畜所需要的针麻刺激强度比人大,人用的电麻机不能完全适用于家畜。他们就自己动手,制造出兽用电麻机,可以调节刺激强度,使它适合于各种不同家畜的需要。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