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发挥老工人在三大革命中的骨干作用 湖南安江纺织厂党委、宁夏回族自治区燃料化学工业局第一工程处党委依靠老工人,使革命和生产取得显著成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0-22
第1版()
专栏:

发挥老工人在三大革命中的骨干作用
湖南安江纺织厂党委、宁夏回族自治区燃料化学工业局第一工程处党委依靠老工人,使革命和生产取得显著成绩
据新华社长沙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一日电 湖南省安江纺织厂党委相信和依靠老工人,充分发挥他们在三大革命斗争中的骨干作用,全厂革命、生产取得显著成绩。
安江纺织厂是一个老厂,老工人占全厂职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厂党委非常重视这支老工人队伍,在工作中相信和依靠他们,使他们在革命和生产中发挥骨干作用。去年四月,安江纺织厂接受了一项用低级棉纺纱的任务。消息传来,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我们厂设备差,这几年用好棉花纺纱都费了很大的劲,再用低级棉纺好纱,那是难上加难。”低级棉能不能纺出好纱呢?厂党委举办了老工人学习班,首先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学习班上,老工人们坚定地表示:党交给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困难再大也要想法克服!他们拿来了低级棉的样品,进行了科学检验和分析,认为只要能很好地利用它的纤维比较细、比较长的长处,就能提高棉纱的强力和均匀度,只要注意克服它含杂质高、短绒多的短处,就能降低棉纱的杂质。至于机器老,只要用心操作,不愁纺不出好纱。他们经过反复实践,从清花到梳棉,创造了一套多松、轻打、早落、多落的工艺流程,用低级棉成功地纺出了一级纱。
安江纺织厂党委采取各种形式,经常对老工人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路线斗争觉悟,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专长。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国家拨给了他们一万新纱锭,工人们都很高兴,想用这一万新纱锭把一部分老纱锭调换下来。老工人们却说,调换什么?增加一万新锭,改造三万老锭,变三万为四万,为国家多纺纱多织布,这不更好吗?大家统一了思想,决定不拆老机器,自力更生地把新增加的一万纱锭安装起来。他们采取调整厂房和劳力的办法,解决了厂房和劳力不足的困难。其他工序的老工人同时也改造了二百多台设备,制造了三套抓棉机、混棉机,实现了和棉、混棉工序机械化、自动化。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一万新纱锭全部投入了生产。
安江纺织厂的老工人们还主动承担起培养教育青年一代的任务,经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模范行动影响青年工人。由于老工人的耐心培养教育,这个厂的青年工人成长得很快。
据新华社银川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一日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燃料化学工业局第一工程处党委,充分依靠老工人,发挥他们在政治上、生产上的骨干作用,推动了全处革命和生产大好形势的发展。
第一工程处党委把许多路线觉悟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提拔到处和队的领导岗位上来;班组长也大部分由老工人担任。这些老工人担负领导职务后,坚持参加劳动,密切联系群众,和工人们一起多快好省地完成建设任务。处党委委员、安装队革委会副主任金宜伟是个老工人,他经常到生活条件艰苦、工程技术比较复杂的工地,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安装井下大型高强力运输皮带时,有一个配件不合规格,当时有的人主张到上海重新订货后再安装,这样就要停工待料。金宜伟组织大家学习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学习大庆工人的革命精神,接着和工人、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到施工现场进行研究,很快制造出了这种配件,质量符合要求,保证了安装工作顺利进行。
第一工程处党委还依靠老工人,加强对青年工人进行阶级教育、两条路线斗争教育和技术教育。土建一队木工班的一些徒工,由于受“技术无用论”的毒害,不努力学技术。在一次施工中,两个徒工把模板支反了,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老工人、共产党员刘玉斌,抓住这个事故,对徒工们进行路线教育,帮助他们摆正政治和业务的关系,教育他们要象白求恩同志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队领导上还每周安排一次技术课,请老工人向徒工们传授技术。现在,这些徒工已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技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