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坚持唯物论 改造大自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1-01
第4版()
专栏:

坚持唯物论 改造大自然
中共甘肃省民勤县委员会
民勤县地处沙漠地区,全县土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五属于沙漠、戈壁和碱滩。干旱、风沙、盐碱严重地威胁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人民的生活。这些不利条件能不能改变过来?采取什么因地制宜的措施去改变它?这是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寻找主要矛盾,认识到,在威胁我县农业生产的干旱、风沙、盐碱“三害”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干旱。干旱解决了,既可以植树造林、封沙育草,制止风沙的危害,也可以排碱洗盐。要战胜干旱,必须解决水的问题。水从那里来呢?靠天?不成,年降水量不足二百毫米。靠地面水?也不成,正常年份的河水来水量不足需水量的一半,全县三分之二的耕地只能浇一次安种水。一遇旱年,地面水更无保障了。
怎么办?毛主席说:“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县地处祁连山山前盆地,石羊河的下游,地下水储量丰富,埋藏深度不大,地势又较平坦,打井和提灌都较方便。因此,开挖地下水是解决我县水源的办法。但是,大面积使用地下水灌溉,这在民勤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不少人对此怀疑。有人武断地认为:“井水有害”。说什么:“井水阴,井水凉,井水浇地苗不长”;
“头年好,二年毛,浇上三年不出苗”。有的盲目地相信
“井水有限论”,说什么:“井水是老汉胡子上的饭,饱不了人”。我们县委也由于对这个问题调查研究不够,对地下水的规律缺乏了解,心里也不踏实。这时,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迈开双腿,到群众中去调查。
民勤县开挖地下水,曾经历了长期的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早在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全县就出现过打井抗旱夺丰收的生动局面,井水浇地近五万亩。但混进旧县委的坏人,却以“浇不上地,增不了产,劳民伤财”的罪名,破坏了这场运动。一九五八年全县人民又再次掀起向地下水进军的高潮,一时吊杆林立,水车不停,井水灌溉面积达十二万亩。但是,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有人借口所谓“用洋办法开挖地下水才解决问题”,把这场“以土为主”开发地下水的群众运动打了下去。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清算了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使打井抗旱的群众运动再次蓬勃兴起。许多大队组织起来挖池打井。东镇公社东风大队一九六六年以来,未向国家要一分钱和一厘料,不到五年的时间,挖了十八万方土,打成了七个机井,六十个涝池,实现了队队有机井,十人一涝池的计划,摆脱了干旱的威胁,粮食产量年年上升。
东风大队的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井水有害”、“井水有限”等唯心主义的论调。它使我们认识到,干旱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它,有没有勇气去战胜它。通过对于历史和现状的调查,使我们树立起了战胜干旱的信心,在认识上实现了第一个飞跃。
东风大队的经验是可贵的,对于我们认识整个的民勤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决不能说,认识了东风大队就认识了整个的民勤;也不能说,东风大队的一些具体措施,到处都可套用。自然界是千差万别的,有着不同的运动规律。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加以解决。
为此,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的教导,选择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大队作点,县委会的几个主要负责人都下去蹲点,和群众一起,参加变革现实的斗争,取得第一手材料,解决开发地下水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盐碱水能不能浇盐碱地?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也是我们推行井水浇地遇到的拦路虎。按照传统的观念“碱水能浇地,除非太阳西边出”,更不要说碱水浇碱地了。一些资产阶级“权威”的著作中,断定盐碱水浇地,必然引起盐分大量积累在土壤中,从而破坏土壤。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不对呢?有对的一面,也有不对的一面。他们只看到了盐碱水浇地,会携带一定数量的盐分进入土壤,而没有看到它对土壤中的盐分起到淋溶作用;只注意到了“盐随水来”,而忽略了“盐随水去”,因而陷入了片面性和绝对化。辩证唯物论者当然不能完全听信他们这一套。东镇公社正新大队第三生产队,在旧社会被称之为水苦、地苦、人苦的“三苦”地方。地下水人、畜都不能饮用,连洗脸都受不了,长期以来,用井水浇地,成了“禁律”。但是,这个队的贫下中农,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出了“早浇,浇深、铺沙、深翻”的经验,第一年就浇了三百多亩地,粮食亩产由原来的七、八十斤上升到三百三十多斤,比同样旱田增产两倍多,用事实推翻了碱水不能浇碱地的“理论”。
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几年来,全县井灌面积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四万亩左右上升到三十七万亩,初步摆脱了干旱对农田的威胁,我县的自然面貌正在发生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