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在黄河入海的地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1-04
第2版()
专栏:

  在黄河入海的地方
奔腾的黄河,穿过峰峦起伏的群山,越过辽阔的华北平原,注入浩瀚的渤海。处在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垦利、利津两县,是多年来黄河迁徙和泥沙冲积而成的一块平原。现在这里粮丰林茂,牛羊成群,一派生气勃勃的兴旺景象。
解放前,黄河在这里堤防不全,漫流入海。解放后,为了保护垦利、利津两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发展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治黄部门,先后组织了几次调查组,来这里进行调查研究,制订了治理河口的方案。根据治理方案,多年来,垦利、利津两县每年冬春两季都组织成万人的治黄大军,在黄河入海口从事治理黄河的劳动。为了控制黄河尾闾走道,改变洪水漫流的状况,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对这里两岸二三百里的临黄大堤进行了加高培厚和延长,新修了总长达一百多里的防洪堤和东大堤。在黄河主流靠近堤岸的险工地段,普遍修建了石坝。他们还实行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常年累月对大堤进行压力灌浆,填塞洞穴,捕捉害堤动物,不断引黄淤背,巩固大堤。
与此同时,垦利、利津两县群众,为了保护堤防,在临黄大堤上栽植了九十六万株树木,培育了大量草坪。每年汛期到来之前,沿黄河各地还组织群众对堤防、闸坝进行逐段检查,有重点地进行整修。两岸大堤的不断巩固,成为抗御洪、凌的坚实屏障。一九五八年,黄河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洪峰进入利津县境,流量达一万零四百个秒立方米,两岸大堤经受了严峻考验,洪峰安全下泄,流入渤海。
垦利、利津两县人民,遵照毛主席关于“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教导,在治黄除害的同时,积极利用黄河水沙淤灌土地,改造碱地,使千年为害的黄河水为农业生产服务。在黄河入海口南岸,有一个纵横近百里的草原。这是黄河口的一个孤岛。解放前,这里苇草丛生,野兽出没,十分荒凉。解放后,为了保护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国家在这里筑起了长达百里的防洪大堤,疏通了五条直通渤海的大排水沟,控制了黄河水的泛滥。此外,还兴建了三处较大的机灌站和横贯孤岛的三条引黄灌溉总渠。这些机灌站、灌溉总渠,和国营农场、人民公社各大队开挖修筑的数以千计的小型排灌工程相连,初步形成了排灌体系,牵引黄河水,灌溉着孤岛上的农田。地处孤岛中心的建林人民公社,过去田地“无雨硬梆梆,有雨水汪汪”。这个公社的广大群众,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先后开挖了八条较大的排水沟,修筑了三条较大的灌溉渠,使全社配套水利工程达到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四,基本上做到了遇涝能排,遇旱有水,农业生产逐步达到了高产稳产。
河口地区原来许多土地碱化严重,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障碍。近几年来,通过引用黄河水洗碱压碱,使一些碱地变成了良田。利津县明集公社,紧临黄河和渤海,以往大部分土地碱化。每年,这些土地上播下的种子,只能拿到三成苗,粮食产量一直很低。从一九六八年以来,这个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群众,顶朔风,冒严寒,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造盐碱涝洼地。五年来,共挖排水沟四百九十九条,修筑灌溉渠四百二十条,修建各种水利建筑物二百九十五座,平整土地三万五千亩,使原来一万六千亩碱化很重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还有大片原来只拿三成苗的盐碱地,变成了拿七成苗的水浇地。今年在罕见的干旱情况下,这个公社夏季小麦获得了好收成,改变了十多年来连续吃国家统销粮的局面。
随着治黄工作的节节胜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垦利、利津两县的地方工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现在,这两个县已经拥有化肥、农机修造、印刷、麻纺、副食品加工、棉油加工、面粉加工、船具修造等一批工厂企业。利津县的地方工业不仅能生产一般的农机配件,而且能生产电动机、变压器、皮带车床、碾米机、榨油机、脱谷机等产品。目前,为农业生产和为群众生活服务的工业产品达一百零四种,使农业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
在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同时,两县人民还有计划地发展了林、牧、副、渔业的生产,使昔日荒凉的河口大地,变成了五业兴旺的绿洲。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