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寸纱不落地”的精神在发扬光大——记襄樊棉织厂坚持勤俭办企业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1-06
第2版()
专栏:

  “寸纱不落地”的精神在发扬光大
——记襄樊棉织厂坚持勤俭办企业的事迹
穿过汉水大桥,来到樊城西郊工业区,那个曾以“寸纱不落地”的精神闻名全国的湖北襄樊棉织厂就坐落在这里。跨进厂区,不论是林荫道上,还是车间地上,连一点纱头都没有,到处干干净净。这充分说明这个厂的职工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继续发扬着“寸纱不落地”的光荣传统,正在沿着勤俭办工厂的康庄大道胜利前进。
    坚持老传统
二十年前的襄樊棉织厂,只有几间破旧的小厂房,十七台“老掉牙”的人力铁木织布机,全厂的流动资金也很少。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在党的领导下,培养了人们艰苦奋斗的作风。当时,有个女工发现车间里散落的零星纱头,长的几尺,短的数寸,就一根一根地拣起来,再一段一段地接起来,用这些废弃的纱头,织成了棉布。党组织及时表扬了这个女工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厂向她学习。从此,许多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寸纱不落地”的精神,节约一度电,回收一个铁钉,利用一截铁丝,人们把点滴节约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紧紧联系起来。这个厂艰苦奋斗成了传统,勤俭节约成了厂风,因此在一九六三年被评为全国工交战线勤俭办企业的红旗单位之一。
后来,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有人对“寸纱不落地”的精神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是爬行主义的小手小脚,妨碍了社会主义企业的大作大为,一度影响着这个厂继续坚持勤俭办企业的方针。
不久,党总支举办了一次学习班。开学的那天晚上,职工们敲锣打鼓,拿着老工人当年使用的“勤俭袋”,拾起的“勤俭纱”,织成的“勤俭布”,来到学习班。人们回忆本厂艰苦创业的岁月,对比全厂兴旺发达的景象,深感没有“寸纱不落地”这种所谓“小手小脚”,也就没有本厂发展变化的大作大为。顿时,工人们唱起了十多年前的一支勤俭歌:
寸纱不落地,
点滴节约忙,
滔滔汉水千层浪,
源头滴水不可忘……
那歌声从学习班传遍全厂。人们好象又回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年代:一九六一年,暴风雨刮倒了织布车间,砸坏了布机;工人们没有要国家的补贴,硬是用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地盖起了新厂房,修好了被砸坏的机器,当年就上缴了三万多元的利润。生动的路线教育和革命大批判就这样开始了。“寸纱不落地”的老传统进一步发扬了。保全工刘金生,把织布车间粘了又粘、用了又用的废打梭棒拣了来,改制成导筒机上的风车杆。清洁工高富君,把一段一段的断纱头接起来,一年就接了十七万六千多米。打包工用煤末代替墨汁刷标记,穿梭工努力做到回纱不落地,炊事员坚持老习惯,自制案板,自修笼屉。……
有时也出现图省事、不注意节约的现象,但这种现象会立即得到纠正。一次,一个工人到仓库里拿螺丝,见一箱旧螺丝,有的锈了,有的缺了,而旁边一箱新螺丝,明铮铮的,就把新螺丝扛到了车间。老工人马上拦住说:“好材不能乱用,废材要尽量利用,放着旧螺丝不利用,为什么要用新的呢?”最后把新螺丝送回仓库,把旧螺丝扛到车间。
    继续立新功
去年,厂里接受了生产灯芯绒布的新任务,需要增添一整套大型设备,有的人觉得:造这样的大机器,技术要高,钢材要多,还靠修旧利废不行了,老黄历翻不得了。
可是,老工人却认为:艰苦奋斗的“老黄历”永远要翻,不能说造小机件要艰苦奋斗,造大机器就不要艰苦奋斗。自制设备一开始,老工人冯宝聚,便到外地一家工厂去学习制造刷绒机。一看人家的刷绒机,是一台二十三米长的“铁老虎”,要吃掉十吨钢材,他就愣住了。怎么办?冯宝聚决心革“铁老虎”的命,制造新的刷绒机。他整天爬在满地油泥的机器底下,细心琢磨着每一个部件,一笔笔画下草图。回厂以后,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奋斗,机器造成了,机身缩短到十二米,耗费新钢材仅六百公斤,除了烘缸,全部由废料制造,而且机器性能良好。
今年七月,他们要造第二台刷绒机了。这是他们自制的第十六台设备。厂里经过几次翻箱倒柜,废钢废铁几乎“吃”光了。当时上级调来了八吨新钢材。于是又有人说:“啃了一年多的废材废料,这一回可该用新钢材造机器了。”
这时,有的老工人提出,勤俭办企业,尽一切可能为国家节约,这是我们襄樊棉织厂的老规矩,不能丢掉这个老规矩啊!于是他们把平素拾掇起来的大大小小的齿轮拿来,用齿轮传动代替链条传动;把短小的三角铁和槽钢集中起来,一根根焊接,一块块拼制。结果,没有用国家调来的一点新钢材,第二台刷绒机又制成功了。
就这样,他们自制了大型专用设备十七台,节约钢材四十三吨、资金十九万元。这些机器陆续投产,正常运转,已为国家织出了一百多万米优质的灯芯绒布。
    教育新工人
这个厂的老工人一批批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和领导岗位,青年工人一批批地来到厂里,在老工人的帮助下,他们不但逐步顶上了老工人的劳动岗位,也逐步接过了“寸纱不落地”的红旗。
一次,老木工李金聚要制一个皮带盘木模,他在木屑堆里扒来翻去,选了六块小木头拼凑成了。青年工人小刘就问:“把一整块木头挖空不省事吗?”李金聚便用建厂初期老织布工在路上拾起一根根棒糖棍,用来钉纬盘节约大量铁钉的故事,对他进行厂史教育,说:“我们工人不能图省事省心,要手勤脑勤;只有处处为社会主义着想,才不辜负党和毛主席的培养教育。”从此,小刘学着老师傅的样,看到车间里装皮尺的铁盒坏了,就用碎木头拼了个木盒,将皮尺装进去。看到搭盖简易宿舍需要窗棂子,就在废品堆里拾起一堆小木棒,拼制了十六间宿舍的窗棂子。
织布车间的青年女工不再乱扔纱头,也象老工人一样,把散落的寸纱一根根拣起来,珍惜地收藏在“勤俭桶”里。机修车间的青年工人,也象老工人一样,把一个个螺丝帽、螺丝钉、螺丝垫圈收拾干净,精心地保存起来。这个工厂的青年工人,正在健康地成长为一支勤俭办厂的新生力量。他们当中,有的担任了班组长,有的参加了车间的领导班子,许多优秀的青年工人还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
勤俭之花结出了丰硕之果。这个厂依靠自力更生,更新设备,从手工操作到半自动化,又从半自动化到自动化,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大。与公私合营以后的一九五六年比,一九七一年这个厂的产值增长五点五倍,利润增长了二十倍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三点四倍。同时,还为国家节约资金一百二十多万元。近二十年来,这个厂为国家积累的资金加上为国家节约的资金,可以建造同样规模的三个厂。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