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脚踏实地创造新局面——记中共山东省荣成县委“一班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1-07
第4版()
专栏:

  脚踏实地创造新局面
——记中共山东省荣成县委“一班人”
到了胶东半岛上的荣成县,很快就被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的“超纲要”、“过长江”,你追我赶的生动景象所吸引。一九六九年,荣成粮食平均亩产四百二十二斤,一九七一年达到了五百八十斤。今年,荣成虽然遇上了较严重灾害,但粮食仍能比去年增产。说起这些成绩,人们都称赞县委既有不改变荣成面貌誓不罢休的雄心壮志,又有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革命精神。
    从“响亮”口号中吸取的教训
一九六九年,荣成县的粮食单产在烟台地区十七个县、市中,排行十四位。当时,荣成县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感到压力很大。为了迅速改变荣成落后面貌,他们在一九七○年初制订生产计划的时候,提出粮食亩产增加七十八斤,花生亩产增加六十斤。可是,有的同志认为这两个数字作为口号不响亮,不如干脆提出粮、油增产“双百斤”。这个意见没有经过充分讨论就通过了。
一九七○年六月,中共荣成县委成立了。新县委决心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带领全县人民为实现“双百斤”而奋斗。当年粮食亩产平均达到四百九十斤,由于没有达到县委提出的指标,社队干部纷纷检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这件事对县委震动很大。为什么达不到指标?真正该检讨的是谁?县委成员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找到了答案。毛主席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县委领导认识到该作检讨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他们狠批了自己头脑里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深切地感到领导一个县的工作,没有一股子敢于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不行,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不行。县委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进行了开门整风。他们不隐瞒自己的错误,大会,小会有机会就讲。为了改变荣成的落后面貌,县委常委们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分片蹲点跑面,深入基层,联系群众,问题在下面发现,会议在下面召开,典型在下面总结,经验在下面推广。在县委的带动下,全县三十个公社的干部也都深入到大队、生产队,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为夺取更大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到群众中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
新县委成立后,依靠群众,办起了化肥厂、水泥厂、农机修配厂等为农业服务的工厂。县委常委每人每年有一百六十多天工作在农业第一线。他们有的在基层深入地进行党的路线和政策教育;有的翻山越岭勘测全县的山水林田,有的深入社队和群众一起寻找新的增产措施。
县委书记冯修道同志经常想:过去荣成派了不少人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也推广了不少外地经验,为什么没有开花结果?他认为,学习外地经验固然重要,但要把外地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创造出自己的经验,就要结合实际,找出本地的客观规律。从此,老冯背着挎包,骑着自行车,成天走村串户,虚心向群众学习,下苦功夫钻研农业增产的门路。只要听说哪里有科学种田的“诸葛亮”,他就亲顾“茅庐”;听说哪里出现了增产的新门道,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问个明白。
在调查中,老冯发现桥头公社碑鲁大队打破荣成的老规矩,把苞米种到山丘地上,亩产达到了一千多斤。他详细询问了原由,原来这个大队将山丘地开沟深翻,实行粮油间作,这样水肥集中,通风向阳,满足了苞米大肥大水的要求,所以达到了高产。老冯高兴地想,全县百分之七十是山地,过去都是把小麦种在山上,苞米种在平川泊地上,小麦产量不高,苞米种植面积不大。如果都象碑鲁大队那样,让小麦下山,苞米上山,不是可以大增产吗?县委研究了老冯的意见,调查了五十多个大队,有了充分的把握以后,县委在碑鲁大队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深翻地——荣成人民称为“丰产沟”的经验。去年仅苞米一项,全县就增产一千七百万斤。以后,群众又根据荣成的风向和作物的光照要求,实行南北定向种植。县委在全县推广群众这些新创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小麦下山,亩产量不断上升:一九七○年一百七十六斤,一九七一年二百斤,一九七二年达到了二百三十斤。苞米上山,亩产量一九六九年三百八十斤,一九七○年五百三十斤,一九七一年达到了六百七十七斤。事实证明,这些改革符合荣成山地多、平川泊地少、以苞米为主粮的特点。
两年多来,县委主要成员就是这样走千家串万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的经验,集体的智慧,不断丰富着领导的思想,不断完善着增产措施。到目前为止,他们已推广了十项耕作制度的改革。
    是“变不了”还是领导工作一般化
一九七○年底,县委在全县进行了一次广泛调查,发现在一千多个大队中,有一百四十八个“后进”大队影响着全县前进的步伐。过去,有的人把这些大队看成“包袱”,认为“变不了”啦!为了让这些大队迅速跟上全县前进的步伐,新县委决定,由县委副书记王本明同志负责组织二百五十人,分成五十个工作组,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地解决问题。
黎明大队曾经是一个被认为“变不了”的大队。这次,县委副书记龙启芝同志来到这个大队蹲点。他访问老党员、老干部、老贫农,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找到了黎明大队落后的两个原因:路线不正、班子不齐。老龙首先抓班子革命化。他一个一个地找干部谈心,耐心地进行路线教育。干部提高了路线觉悟,立即带领群众狠抓阶级斗争,并开始向自然进军。
老龙和大队干部根据群众的要求,首先解决生产的关键问题——排涝。黎明大队一千一百七十多亩耕地,泊地占八百亩,多是“下雨水茫茫,秋天一片荒”的盐碱窝。为了解决排涝,老龙和全大队男女老少奋战了七天,终于挖出了黎明大队第一条宽五米、深两米、长一百五十米的排水渠,造地三十多亩。革命精神改变了黎明大队的落后面貌,泊地变成了园田,山地变成了梯田,全队实现了水利化。粮食单产一九七○年五百一十斤,一九七一年八百六十五斤。黎明大队成了全县后进变先进的一面红旗。
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现在,荣成县原来的一百四十八个后进大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百三十多个大队进入了先进行列,其中八个大队粮食亩产跨《纲要》,四个大队过“长江”。
县委在总结后进变先进的经验时,深深认识到,所谓“变不了”的观点,反映了领导的形而上学思想和一般化的工作方法;只要县委领导真正深入下去,依靠群众,找出落后原因,帮助下面干部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后进大队就能够变为先进大队。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