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贵在自知“真症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1-15
第4版()
专栏:

  贵在自知“真症候”
丁昭
“贵有自知之明”,是一句古话。换用鲁迅的话,就是“我知道我自己”。
当然,鲁迅所说的“我知道我自己”,不是象那些无“自知之明”者,只知道自己的长处,不知道自己的短处,自以为天下“唯我独善”,“唯我独高”,“唯我独左”。
但鲁迅也决不象那些谨小慎微的庸人,以自卑为谦虚,以畏缩为谨慎,把自己的短处当作沉重的包袱,前怕虎,后怕狼,丧失锐气和朝气,毫无战斗勇气。
鲁迅之可贵,就贵在有这样的“自知之明”:既知道自己的长处,更知道自己的短处。他说:“‘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的,容易停滞。”鲁迅是最忌“自负”的,他经常想到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还勇于经常向战友以至敌人“明言”;“一面克服着,一面进军着”。
尤可贵者,鲁迅不仅自知短处,而且自知短处的“真症候”。
鲁迅说:“好几个满肚子恶意的所谓批评家,竭力搜索,都寻不出我的真症候。”于是自己把它说出来。
这“真症候”,就是世界观的改造问题。
鲁迅知道自己身上有“中产的知识阶级分子的坏脾气”,“多伤感情调”;还走过“进化论”的弯路,等等。他深知这些带着阶级烙印的“真症候”,不是无关紧要的一般毛病,其实质,恰是资产阶级世界观,于革命极为有害。他对自己的“真症候”,也是疾恶如仇,所以,“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
有的人对自己的“真症候”也是知道的,然而,或者采取“不承认主义”,视而不见;或者讳疾忌医,采取姑息容忍的态度。其结果,都是养痈贻患,长期缠绵于身。至于那种把“真症候”当作美德而自我欣赏的,那只能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这样的人,就谈不到严以解剖自己,也谈不到严以解剖别人。
唯有鲁迅式的无产阶级战士,严以解剖自己,自觉地改造世界观,从而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善于迎战形形色色的敌人,善于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右来反右,“左”来抗“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有“自知之明”,而且“明”于自己的“真症候”,这里需要一把辩证唯物论的解剖刀。鲁迅后期就是因为学会了辩证唯物论,既用这把解剖刀来解剖敌人,也用这把解剖刀来解剖自己,解剖出自己身上的“真症候”,才使自己成为一个最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伟大战士。
解剖的方法就是分析的方法。毛主席指出:“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一个人总有各种弱点、缺点和错误,也就是有各种矛盾,必须用辩证的方法,找出主要矛盾,剖明矛盾的性质,即鲁迅所说的“真症候”,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