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1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特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0-26
第5版()
专栏:

  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1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特点
第一章 生产方式
第三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
当新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这新的生产关系本身也就成为一种生产力。例如: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有了土地、耕牛、和耕具等各种生产手段,并且废除了地主的剥削,使农民有了必要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因为废除了地主的封建剥削这一生产的障碍)。又如四大家族的工厂矿山收归国有以后,工人阶级成了工厂矿山的主人翁,因为这种新的生产关系的成立,生产者掌握了生产的物质条件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也就提高了生产力。
革命阶级本身是一个伟大的生产力。
不仅如此,革命的阶级,在他打破已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的旧生产关系,从事于能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的建设时,革命的阶级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并且“形成最大的生产力的是革命的阶级本身”。(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列宁也说过:“人类主要的生产力是劳动者”“人类全体第一的生产力是劳动者、勤劳者。”(列宁全集第十六卷,转引库富曼监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果没有劳动者便不可能有生产力,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的历史。同时,如果没有革命阶级的革命行动,一切旧的生产关系的摧毁,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从而使新的生产力能够进一步的发展,乃是不可想象,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它较诸任何在生产力变化发展中所能起作用的因素,更是重要的因素,也更是伟大无比的。这种革命的阶级,在历史上便是被压迫的工农劳动群众,他们从来是生产力的一个最广大、最积极的、最革命的因素。并且,整个发展的历史,照斯大林同志说法:“首先就是生产发展史,就是数千百年来新陈代谢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身为生产过程中基本力量并实现着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生产的那些劳动群众底历史。”(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而“被压迫阶级的解放”,照马克思的说法,正“必然地意味着一个新社会的建设”(“哲学的贫困”)。所以,革命阶级——工人和农民的群众组织,也都能在生产中起推动的作用。
革命的政权对生产力的提高发展,有决定的意义与作用。
革命的政权的成立,它一方面实行废除与打破一切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废除与打破一切抑制新的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制度,以及改造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将生产力,革命的阶级解放出来,同时采取种种政策与设施,建立一切新的适合社会新的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以及文化教育的制度,保护与奖励生产的发展,它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也是具有伟大的推动促进的作用和意义的,甚至于在一定条件下是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与意义的。例如今天新民主主义政权废除封建的与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废除官僚资本主义制度,废除帝国主义的特权,并实施种种恢复与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各种政策措施,便是这样。所以列宁极度重视政权问题,他认为革命的基本问题就是夺取政权问题。
人民解放军对新民主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建立与发展是起了重大的作用的。
在现阶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与伟大胜利,对于旧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生产力,对于保护解放区的经济并扩大解放区的经济,对于摧毁反革命的帝国主义国民党政权,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以保障新民主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与生产力的发展,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新中国,是已经起了而且还要继续起着重大的作用的。甚至可以说,没有这种革命的武装与武装斗争,不可能有今天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切的胜利。当然也不可能有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科学与技术都是推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称科学为“一般的生产力”,他们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推动促进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技术的创造发明,对于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不论科学与技术,要对生产力起推动促进的作用,必须它们通过生产关系与生产结合起来,参加到生产过程中才有可能。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所发生的结果,也因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被资产阶级所独占,用于压榨奴役劳动人民,虽然它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它却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失业贫困化的痛苦与灾难。到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时期,资产阶级为着自己的私利,或者窒息毁灭各种科学技术的发明或者利用科学与技术准备侵略战争以至进行侵略战争。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和我们今天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为革命阶级所掌握,用为改善人民劳动条件,缩短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力。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增进劳动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福利,推动社会往前发展的武器。所以我们考察近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作用,必须考察科学技术为谁所掌握,掌握在那一个阶级手里,必须了解只有当科学技术被革命阶级所掌握时,才能对社会生产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伟大推动促进的作用。在今天新民主主义革命行将完全胜利的中国,我们更应当重视科学技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与准备将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重大作用与意义。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包含着生产力诸要素的发展,而生产力诸要素的发展是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显现出来的。在今天中国革命的各阶级已经或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掌握政权,旧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已经在革命的巨锤下粉碎或正在粉碎着,生产力已经或者正在获得解放,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社会条件大体上业已具备,特别是在东北与华北解放区,今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和与技术有关的科学将日益增加其重要性,因此学习技术与掌握技术,是胜利的革命阶级建设新社会中的重大任务。斯大林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在苏联工业活动家会议上的演说中曾说过:“布尔什维克,必须学习技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门家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在再建期中技术决定一切。”这句话对于目前恢复与发展工农业生产走上新中国建设道路上的中国解放区同志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小结
政治经济学基本上是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统一的结合体,其中以生产力为最基本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能动的作用。它们两者的矛盾、冲突、斗争与统一,即它们两者的相互作用或相互运动,形成着生产方式的建立、发展与变化,即生产方式的运动,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合融洽与统一),而作为最革命的最积极的生产力因素的发展,基本上依靠于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生产力自身各种要素的结合与发展,同时新的生产关系、革命的阶级、群众的组织、革命的政权、革命的队伍以及科学与技术等等,也都能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与促进的作用,并成为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