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电车公司修造厂 自制自动闸盒、火玻璃圈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0-27
第2版()
专栏:

  电车公司修造厂 
自制自动闸盒、火玻璃圈成功
【北京讯】京市电车公司修造厂职工,在完成第二次百辆车运动中,自制自动闸盒和火玻璃圈,克服了多年来机件缺乏的困难。苏联电车专家最近参观该厂时,非常称赞该厂职工这种创造精神。
自制自动闸盒,要用石绵板,而过去用的是西洋货,七年前就断了来源,国货多不适用,多年来很感困难。解放前,工程师们曾经试制过几次,都没成功。解放后在第一次百辆车运动中,就是拼补了些残破的使用。当时正值生产高潮,案工刘梦星,电工辛文山、张德胜,铆工刘贵珍等,为了争作创造英雄,利用下班后休息时间,研究自制的方法。第一次用碎纸浆、鸡毛灰和漆片粉作,用汽油灯烧。虽然制成了,可是成本太高。于是改用石绵和洋灰,加水和压力做成小块的石绵板。试验成功后,又研究如何利用它做自动闸盒,第一步先做了生铁闷子,后因大家忙于生产而搁下了。在第二次百辆车运动中,修造厂管委会动员了案工和旋工的领班和工友协助做成了闷子。刘梦星和辛文山两人研究好了配料,用四分之三的洋灰和四分之一的石绵,用水调匀,装入闷子压制,阴干后再用水泡。再干后即成,既坚硬、又隔电、又耐火,而且成本极低,每块才合一千元。多年来的自动闸盒问题得到解决。
最近,该厂自制火玻璃圈,也获得成功。由于电车的电滚子,大部分已使用了二十五年,整流子(即铜头)内部的火玻璃圈,已经磨损烧坏,几年来只靠用薄火玻璃黏修贴补。今年四月修造厂失火后,被烧的整流子中的火玻璃圈已成一堆碎片,以致无法镶补了。黄伯金厂长就设计了一份六瓣生铁闷子,由电工袁凤祥设计把国产火玻璃揭成薄片,裁成小条,一条一条的贴在闷子心的周围。一层一层拴紧,黏十六层,用闷子盖压紧,加热使结成一个无缝的火玻璃圈。第一次试作,因不了解该圈干燥冷却后的收缩度,以致成品比标准尺寸稍小。于是又把闷子心周围加了一道箍,使它外径加大。并在闷子底座下按了三个小轮子,使便于黏贴,这样,第二个火玻璃圈就顺利的造成了。可以经五千电压。这种火玻璃圈,比起随着电滚子来的外国火玻璃圈(是碎火玻璃纸做的)还结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