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民族团结的赞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03
第2版()
专栏:

  民族团结的赞歌
在河北省抚宁县渤海公社,人们传颂着朝鲜族水田大队和西河南大队团结互助的故事。
这两个大队位于渤海之滨的洋水河畔,紧靠在一起。两队的农田都靠洋河来灌溉。今年夏天,西河南大队准备扩大水稻面积,但种子不足。朝鲜族水田大队闻讯后,就主动给他们送来一千多斤优良稻种。正当浇水灌浆阶段,收工回来的朝鲜族社员,路经西河南大队稻田时,看到那里水很少,甚至有的地方没有水。他们想:今年秋旱,洋河水位下降,河两岸几个大队又都扩种了水稻,水更不够用了。我们大队位于洋河上游,用水方便。可是,下游的农田缺水,我们不能不管。
社员们把这个情况反映给大队党支部,党支部立即召开会议,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的教导。大家说:我们绝不能只顾自己,也应为别人着想。于是,党支部决定停开抽水机,发动群众改渠道,把水引进西河南大队的田里。当时他们正在往田里送肥,劳力也很紧张。可是大家说:“汉族兄弟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咱们宁可少送肥,也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于是,他们抽调了三十多人,突击修改渠道,把水引进西河南大队的田里,使西河南大队萎黄的稻苗迅速复壮。汉族社员说:“稻苗长得这样好,多亏朝鲜族兄弟给我们引来了‘龙江水’!”
六月,朝鲜族水田大队正在插秧的关键时刻,耕牛病倒了几头,田耙不出来,影响插秧的顺利进行;他们只好用人力拉犁耙地。由于土地分散,劳力不足,插秧进度不快。这时,西河南大队劳力也很紧张,可是他们还是派出三名有丰富耙田经验的老农,赶上两头最壮的牛到朝鲜族水田大队帮助耙田。白天,三名汉族老贫农,头顶骄阳,紧张地耙田;傍晚,他们又来到畜牧场,给病牛检查病因,精心护理。他们一直坚持到把朝鲜族水田大队的田耙完和牛病治好后,才放心地离去。朝鲜族社员感激地说:“我们队里能及时插上秧,牛的病能治好,多亏你们熬夜操心!”
这两个民族的社员,团结互助成风。今春,西河南大队正往地里送肥,拖拉机坏了。驾驶员杨希民刚学开拖拉机,不知道机器的毛病出在那里。他正在着急,朝鲜族水田大队派老机手金光雄来帮助修理。他发现活塞和钢筒需要换,立即冒着严寒,到三十多里外的县城去买。他还向小杨传授安装技术,介绍拖拉机各部的性能、结构与保养方法。在金师傅的帮助下,小杨很快掌握了一般修理技术,提前完成了送肥任务。以后,老金和小杨经常来往,互教互学,人们称他俩是:“亲哥俩”。
朝鲜族社员薛粉伊和汉族社员单玉英住在一个院里。两家人相处得象一家人一样。六十六岁的薛粉伊,带着三个小孙子、孙女,操持家务。单玉英有一个六岁女儿和一个不满一周岁的儿子,家里没有老人照看。薛大娘就主动替她照看。她照料着两家的五个孩子,使单玉英安心地参加生产劳动,每年出勤达到二百天以上。每当人们提起这件事,单玉英总是说:“我能安心生产,主要是俺家里有一个老奶奶帮我管家。”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