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改变“一刀切”的决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04
第2版()
专栏:编后

  改变“一刀切”的决定
江苏省启东县合作公社党委书记刘克昌,通过劳动蹲点,认识到及时施好花铃肥,是棉花增产的一个关键措施。但有的生产队,用肥不通盘考虑,往往苗肥施得多,到花铃期就无肥可施了。因此决定,作为花铃肥的化肥,今年由公社直接控制,到期统一发放。
由于夏季气温低,雨水多,棉花生长比往年同期要迟十天左右。公社通知,花铃肥要相应推迟发放。这时候,十五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少汀和贫农社员张步周到公社来找老刘。
李少汀要求说:“不能再推迟啦,我们大队的多数生产队已见黄花,现在该是施花铃肥的时候了。”
张步周提出意见:“公社在施肥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
刘克昌跨上自行车,来到十五大队,实地察看,确实黄花见朵。老刘感到很奇怪:历年来,全公社的棉花生长基本上是平衡的,为什么今年这个大队的棉花早发呢?经过调查研究,才了解到,近一、二年来,这个大队大搞罱泥铺生,大种绿肥,改良了土壤,使“犟黄泥”变成了“夹沙黄”。由于土质的变化,棉花发育生长得早。他走到邻近的十六大队,也有一些生产队出现类似情况。
在事实面前,老刘深深地感到:客观事物是在发展的,自己没有及时调查研究,就主观地提出同一要求,搞“一刀切”,这是脱离实际的。同时,花铃肥由公社控制,这是不相信群众的思想在作怪。
当晚,刘克昌就和公社其他领导成员共同研究,改变了原来不切实际的决定,把化肥迅速全部分发给生产队。公社党委领导成员深入到各大队,和群众一起研究,看天,看地,看苗进行施肥,使肥料真正用在刀口上,保证了今年全公社棉花开花结铃多,桃子大,不早衰。
            本报通讯员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这就是说,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各种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
可是有的同志在指导工作时,用“一刀切”的方法去处理问题。他们在所管辖的范围内,不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同样的任务,硬要十个指头一般齐。
《改变“一刀切”的决定》这篇报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一刀切”,往往会把本来能够做好的事情弄坏;而只有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才能把工作做好。我们应当培养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克服简单化的毛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