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因地制宜兴办水利 郧西县通过调查按照山区特点发展小型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04
第4版()
专栏:

  因地制宜兴办水利
郧西县通过调查按照山区特点发展小型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
据新华社武汉电近几年来,地处鄂西山区的郧西县,按照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兴办小型水利,加快了山区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个县的五百米至一千米以上的高山地区的土地占全县可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七,这里无河水可引,水源较缺,是治水的重点。县委书记亲自来到这些地区领导水利建设。他到石塔河公社,和干部、群众一道爬高山勘测地形,下深沟测量受益面积,制订规划,并和大家一起用了一个冬春的时间,修了五个小水库,建成和改田一千多亩。他从这次实践中体会到:山高坡陡,沟岔纵横,土地分散,水源不大的地区,最好随沟就地修小水库建山塘蓄水。接着,这位县委书记又来到五顶公社蹲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综合了群众的意见,决定采取一个山沟一个库,一个水库一洼田的办法,三个多月就修起了七个小水库,使有水的山沟蓄泉水、溪水,无水的干沟蓄雨水,沟改田三百亩。同时,泉水底下的冷浸地也随着得到了改造。县委在高山地区推广了这两个公社的经验,各社、队本着自力更生,当年动工,当年收益的精神,因地制宜地修小水库,许多社、队还大胆创造遇沟搭涧,遇峡架槽,把水从南坡送到北沟,从东沟送到西沟,从而使七万多亩山岗地得到了灌溉。
郧西县还有山坡松散地区,这里土层薄而松,保墒能力差。为了搞好这里的水利建设,去年八月,县委通过调查,在安家公社召开了现场会。一九七○年冬到去年春,这个公社的干部、群众大胆实践,在土质较好的两个山沟建成了小水库,蓄水二十五万方,当年改田一百零五亩,增加水浇地二百六十亩,初步改变了缺水面貌。安家公社的实践经验使广大干部、社员受到启发,认识到山坡松散地区并不是“铁板一块”,还有不松之处,而且有泉眼、暗流,只要认真调查,广挖泉眼,广辟水源,是能够改变水利面貌的。经过一个冬春,全县这类地区修山塘六十多个,堵水坑四百多处,挖河掏堰二百二十多处,缺水地区逐步积了水。今年盛夏酷暑,山上山下,社员提水战胜干旱,没有水库、塘堰的地方,从山脚到山顶,层层架设抽水机,把引来的远水步步送上山岗,大大减轻了旱象。
另外,郧西县还有十分之二的土地处在河谷、低山地区,水源丰富,土地集中,劳力充足,治水容易。县委对这类地区的水利建设,采取了按需要定工程,以建小型水库为主的原则。现在,全县二十七条河流谷地灌溉面积五万多亩,其中旱地改水田三万一千多亩。
郧西县因地制宜的发展山区水利建设,从一九六九年冬到一九七二年春,全县共新建小型水库一百五十七个,修山塘七百四十四个,开挖引水渠道一百五十三条,砌拦河坝五座,增加旱涝保收面积四万五千亩。全县粮食总产量,一九七○年比一九六九年增产百分之二十点八,去年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又战胜干旱,获得好收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