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水利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12
第2版()
专栏: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水利方针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桓台县委员会
党的“九大”以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初步摸到了一条适合本县情况的治水的路子,这就是“抗旱为主,旱涝兼治;打机井为主,挖(井)、引(河)、蓄、排,综合治理”,使水利建设的步伐加快,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现在,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耕地实现了水利化,每人平均有一亩多水浇地。过去多年来粮食亩产一直在三、四百斤之间,一九七○年,粮食亩产量过了《纲要》。一九七一年又比一九七○年增产一成,亩产达到了五百六十八斤。今年,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全年粮食亩产可达六百八十斤,比去年增产二成;四十万亩小麦平均亩产四百零三斤。对国家的贡献也逐年增加。一九七○年交售粮食三千七百万斤,一九七一年交售四千五百万斤,今年一季小麦就交售四千八百万斤,全年已交售粮食五千四百万斤。
    因地制宜,打机井为主
桓台县地处鲁北平原,自然灾害主要是旱,其次是涝。因此,我县治水的方针应该是:“抗旱为主,旱涝兼治”。
怎样抗旱呢?合作化时期,主要是搞砖灰井、洞子井,靠水车、鸳鸯罐提水浇地,虽然对增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井浅、水少,抗旱能力很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农业高产、稳产的要求。我们曾经盲目搬用外地的一个治水办法,叫做“一亩地对一块天”,就是挖坑凿塘,建“平原水库”,蓄水抗旱。结果坑塘蓄水很少,或者根本蓄不住水,遇到干旱,无济于事。特别是坑塘挖大了,挖多了,会使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而桓台县的特点却是人多地少,三十八万人口,只有五十四万亩耕地。后来,我们又曾经生搬硬套外地引河灌溉的经验,在孝妇河上修建了大小六十八座桥、涵、闸,挖了五十多条渠道,还修建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马扎子引水工程”。但是由于干旱季节河道常常干枯,收效不大。
毛主席教导我们:“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为了找到桓台县抗旱的正确途径,从一九六九年冬到一九七○年春,县里的领导同志带领水利干部,走遍了全县的社社队队,亲自察看所有河道,并同社、队干部及老农一块研究地上水和地下水的情况,总结过去治水的经验教训。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识到:桓台县抗旱,必须因地制宜,“以打机井为主”。根据是:第一,地上水源没有保证。流经我县的乌河、孝妇河、朱龙河,都是山洪河道,秋冬流水不断,干旱季节却常常无水;再加上游搞了引河灌溉工程,处于下游的桓台要引河灌溉就更无保证了。第二,我县地下水的水质好,宜于灌溉。虽然地下水位深浅不一(浅的七、八米,深的十五米),但是如果打三、四十米深的机井,就能改变砖灰井、洞子井那种“井浅水少”的状况。田庄公社的大庞大队,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有了这些根据,我们就制订了一个“奋战三、五年,打机井三千眼”的规划,在全县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打机井运动。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三年多来,我们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克服了缺钻机、缺水泥滤水管、缺勘测力量以及淤井、井壁堵塞等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打了三千八百眼机井,修建了三万四千多眼砖灰井,使适宜井灌的土地,平均一百多亩地一眼机井,十六亩地一眼砖灰井,有力地战胜了干旱,保证了农业生产的丰收。
    引蓄河水,提高地下水位
随着机井的增多和用水量的增大,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产生了水源不足的新困难。
毛主席指出:“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果里公社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在朱龙河上修建了一座拦河闸,挖了十二条引水渠道,让河水在渠道中循环流转,渗入地下,使机井水位普遍提高二至三米,改善灌溉面积二万五千多亩。果里公社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地上水和地下水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当需水量大、机井抽水多的时候,大量的地下水变成了地上水,地下水位就下降了。但是,当渠道里的水渗入地下时,地上水就变成了地下水,地下水位就上升了。因此,引河蓄水,是补充地下水源的一个好办法。搞好了引河蓄水工程,不但可以提高地下水位,也可以解决排涝的问题,因为同一条渠道既可以用来引水,也可以用来排水。这样,我们对治水的认识,就由“打机井为主”,发展到“挖、引、蓄、排,综合治理”。
从一九七○年开始,我们组织了八万人的水利建设队伍,经过两个冬春的奋战,完成了“引清济湖”工程,实现了北水南牵,就是把北边小清河的水向南引入北部湖区六个公社的渠道里;又挖通了“大寨沟”,实现了东水西调,就是把东边乌河的水向西引入南部、中部七个公社的渠道里。现在,全县境内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河河相连、沟沟相通,能引、能蓄、能灌、能排的水利网。汛期可以利用这些河沟排水除涝;汛末秋冬、上游用水少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沟渠引河蓄水,使之在全县循环流转,渗入地下,形成一个无形的“地下水库”。由于地下水源得到了补充,地下水位普遍提高三至五米。今年遇到干旱,三至六月份全县平均降雨量只有十六毫米,但是全县四十万亩小麦仍然及时地浇了七、八遍水,获得了丰收。
    继续实践,继续认识
从目前来看,我们的这条治水路子是符合本县实际情况的。但是,它还需要在实践中考验,还需要根据新的经验来补充、修订和发展。今年的干旱我们是战胜了,遇到更大的干旱能不能战胜?遇到一九六四年那样的涝灾能不能顺利地把水排出去?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判断,必须有更长的考验时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相继出现,要求我们继续实践,继续认识。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的范围将会不断扩大,用水量将会逐步增加,这就同原有的机井数量和水源情况发生了矛盾。例如,过去种的“两垄小畦”小麦,每亩浇一遍有三十多立方水就够了,现在的密植小麦,每亩浇一遍则需要六十至七十立方水;过去只浇四遍、五遍,现在却要浇七遍、八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除了抓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之外,主要是靠增加机井的数量和打深机井。目前,我们正在试验打百米以下的深机井,实行分层提水。如果这个试验成功,机井就能得到更充足的水源。
“搞水利,要占地”。这对人多地少的桓台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矛盾。打深机井看来是省地的一个办法。在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机井深了,机井的数量就可以相对地减少。此外,索镇公社的五里大队和赵家大队,把三千多米的明渠改成暗渠,实现了“渠水畅通,渠上耕种”,也是省地的一个办法。根据这两个大队的试验,暗渠上两、三年的收获,就能抵偿修暗渠的费用。我们打算把明渠改暗渠的计划,交给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讨论研究,如果认为可行,将分期施工,在全县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