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鱼水深情——记西藏边防军民团结战斗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14
第2版()
专栏:

  鱼水深情
  ——记西藏边防军民团结战斗的事迹
在祖国西藏地区的边防线上,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和当地翻身农奴紧密团结,并肩战斗,结下了鱼水深情。这里,到处传颂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亲如一家人的动人事迹。
    团结战斗在雪山上
长年驻守在喜马拉雅山上的某边防队指战员,和当地藏族民兵,在保卫祖国边防的斗争中,互相关怀,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一天,风雪交加,寒气袭人。边防队队长索南多吉带领由两个战士和两个藏族民兵组成的巡逻小组,到喜马拉雅山深处执行巡逻任务。他们爬雪山,涉冰河,当天傍晚来到一座大雪山前。这时,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气温下降到零下三十多度。索南多吉和战士伍应生看到民兵戈杰和丹增衣服单薄,赶忙脱下自己的皮大衣给他们披上,戈杰和丹增再三推让,大家互相关怀,一起战风雪,抗严寒,警惕地巡逻在边防线上。
巡逻小组来到一座雪山顶。山上白雪皑皑,寒流滚滚。索南多吉走在最前面,用手扒开积雪,带领大家前进。一个冰雪覆盖的小湖泊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这时,民兵戈杰自动要求在前面探路。戈杰踏碎了薄冰层,裤子湿透了,一会儿便冻成冰甲。一个战士把自己的棉裤脱下来给他换上,另一个战士解开大衣给戈杰取暖。就这样,巡逻小组亲密地团结在一起,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战斗在边防线上。
    军民亲如一家人
在西藏边境的一个深山峡谷中,驻守着人民解放军的一个边防站,指战员们和当地门巴族同胞互相帮助,亲如家人。
一九六二年,边防站指战员奉命来到这里。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导,经常派出工作队深入门巴族同胞居住的村寨,满腔热情地宣传毛泽东思想,帮助门巴族同胞发展生产,开展医疗卫生工作。战士们为了使门巴族同胞求医治病方便,自己上山伐木,盖起了一间“爱民病房”。有一次,翻身农奴嘎马旺久在地里锄草时被毒蛇咬伤。站长黄福炳亲自给他洗伤口,打针敷药。嘎马旺久激动地说:“毛主席派来的亲人,真是门巴人民的好玛米(好战士)!”
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更爱子弟兵。去年洪水季节的一天夜晚,由边防站通向前沿的一座木桥被山洪冲垮了。门巴族同胞自动组织了修桥队,冒着瓢泼大雨,连夜进行抢修。边防战士闻讯赶到河边,和门巴族同胞一道修桥。上山伐木,要攀陡坡,穿荆棘,大家争着去干。战士们和门巴族青壮年组成的突击队,登上悬崖峭壁,用绳索吊在半空中作业。架桥时,大家争先跳进激流,栽木桩,垒石头。军民团结一心,很快就把木桥修好了。
    军民联防守边疆
在西藏边境某地,藏族同胞在边防部队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支以贫苦农牧民为骨干的民兵联防队。这支联防队的队员们,经常和边防战士一道站岗放哨,警惕地保卫着祖国的边疆。
一个严寒的冬天,民兵联防队和边防战士一起,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山口执行任务。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他们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执勤,不叫一声苦,不说一声累。联防队员乔勃南加在雪山上患了重感冒,边防战士们劝他下山休息,他说什么也不肯,仍然斗志昂扬地坚持在雪山上。军民团结一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这支边防部队的驻地附近有大小十一个村庄。如今,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人们自动组织起来帮助部队守卫边疆。有一次,有两个乔装打扮的坏家伙,妄图搞破坏活动,立即被在深山放牧的牧民识破。联防队一面派人跟踪监视,一面派人向边防军报告。军民团结一致,迅速封锁了所有的山口要道,终于捉住了这两个阶级敌人。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