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开山种茶创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14
第4版()
专栏:在广阔的天地里成长

  开山种茶创大业
大别山巍峨壮丽,落儿岭千岩竞秀。插队在这里的下乡知识青年,在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艰苦创大业,开山建茶园,在广阔天地里作出了贡献。
一九六八年,十一名知识青年来到安徽省霍山县落儿岭大队。他们在贫下中农的热情帮助下,胜利地闯过了生活关、劳动关。可是,他们不满足取得的成绩,立志要在这里的荒山坡上,开辟大片茶园,为发展山区经济作出贡献。在老贫农的带领下,他们对本大队的山山水水、人力、肥源作了详细调查,制订了一个要在几年内开辟茶园五百亩的切实规划。党支部支持他们的倡议,以插队青年为主、回乡青年参加,组成了一个十四人开荒专业队。一九七一年春天,他们打响了向荒山要茶的战斗。
在那些艰苦创业的日子里,青年们以贫下中农为榜样,早顶星星,晚戴月光,披荆斩棘,战斗在荒岭。他们肩膀压肿了,手上磨出了老茧,在开山造田的斗争中,既改造了自然,又锻炼了人。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劳动,层层新梯田在荒山坡上陆续出现,丛丛新茶棵在青年们的培育下茁壮成长。他们种的第一批茶苗,三年后就可以开始采摘。落儿岭的贫下中农,从这里看到了发展山区经济的广阔远景。
开山种茶是远景规划,三年后才能受益。青年们想,十四个人的劳动付酬,势必影响社员们当年的收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青年们在大队干部的帮助下,采取了一个“以短养长”的办法,积极发展副业生产,在梯田茶棵间隔种上豆类、小麦,利用坡地种上南瓜。这样作的结果,专业队员的口粮基本上得到解决,还提供了大量饲料,养了十五头猪。
专业队的青年们,身在荒岭战斗,胸怀全局生产。每当农忙季节,他们除留两人喂猪积肥外,其余人组成临时突击队,都去参加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学大寨的一支生力军。现在,这个大队粮食产量已超过《纲要》,青年们的生活也都自给有余了。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