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拥军模范举红灯——山东省沂水县黄连官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傅成文热爱子弟兵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15
第3版()
专栏:

  拥军模范举红灯
  ——山东省沂水县黄连官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傅成文热爱子弟兵的故事
走进山东省沂水县夏蔚公社黄连官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傅成文的家,抬头就会看见正面墙上挂着一盏马灯。人们都知道这是老支书的传家宝。这小小的马灯,曾经历抗日战争年代的硝烟,沾满孟良崮战火中的焦土。那时候,担任民兵联防分队长的傅成文带领着民兵和群众积极支援前线,这盏马灯总是伴随着他风里来雨里去,为八路军、解放军引路,送情报,不知护送了多少部队顺利转移,不知掩护了多少伤病员安全脱险。
最难忘的是一九四七年孟良崮战役前夕,大部队分四路向孟良崮挺进,傅成文提着这盏马灯为亲人照路,冒着纷飞的炮火,护送了一支支部队攀悬崖,越险谷,直插孟良崮下,参加了孟良崮战役。从此,这盏马灯就成了傅成文的传家宝,人们亲切地把这盏灯叫做“拥军灯”。解放后多年来,傅成文总是精心地把灯擦得净明透亮,轻易舍不得动用它。
今年一月的一天傍晚,傅成文接到公社的通知说:今晚解放军某部野营训练由北向南路过黄连官庄。傅成文想,南面三十里就是孟良崮,解放军准是上孟良崮。本来他正感冒发烧躺在床上,可现在他一骨碌爬起来,顾不得浑身酸疼,连饭也没吃,提起“拥军灯”就出了门。象当年迎接解放军一样,他亲自到各生产队和干部群众商量,凑齐了谷草,找了七盘大铡刀,不长时间就为军马备好了两千多斤草,贫下中农各家各户都烧好了姜汤和绿豆饭,好为亲人驱寒解渴。忽然,傅成文想起村北的一段山路,卧牛石挡道,夜间行走很不方便,他立即安排下民兵分段去值班,好为子弟兵引路。
最叫老支书放心不下的是村南山岗上的那条羊肠小道,它被一个悬崖和深沟所切断,小路拐了三个九十度的大陡弯,猛地向西插去。在这漆黑的夜晚,部队行军不熟悉地形,很容易出危险,村里一切安排停当后,傅成文便提上“拥军灯”,冒着风寒登上悬崖,把灯放在悬崖顶上。可是由于地形崎岖,灯光仍照不清路,老支书便站在悬崖上,把马灯高高地举起。寒风袭来,他浑身冻得发抖,头晕眼花。可是他咬紧牙关坚持着。灯光下,只见一排排队伍避过悬崖正向前行进。战士们看着昂首挺立的傅成文,纷纷呼喊口号,向他招手致意。夜深十二点,大部队顺利通过这段险路。首长走过来,紧紧握着傅成文的手,激动地说:“老同志,你举红灯为我们照路,我们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来报答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关怀!”
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悬崖上放着一只大玻璃瓶,里面装满了煤油,瓶底下压着一封信。原来子弟兵昨晚除了还清了群众的开支以外,还为这盏“拥军灯”留下了灯油。信的末尾是这样一首动人的诗:
“拥军模范举红灯,
好象沂蒙山上不老松。
红灯照亮革命路,
军民一家鱼水情。”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