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尼罗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19
第6版()
专栏:

  尼罗河
在北非高原,广垠的黄沙中一条绿色长带蜿蜒北去,这就是闻名世界的第二条大河——尼罗河。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山地,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等七个国家,全长六千七百公里,为非洲第一大河。流域面积二百八十三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面积的十分之一。
尼罗河有两条上源河流,西源叫白尼罗河,东源叫青尼罗河,两河汇合于苏丹首都喀土穆,然后浩浩荡荡流过辽阔无边的大沙漠,贯注于地中海。白尼罗河发源于布隆迪南部,它的上游位于赤道山地,那里群山重迭,湖泊众多,河流绕行其间,形成一些大瀑布,其中最大的是高达四十米的默奇森瀑布。河流在苏丹南部流出山地,泻入平原,在地势低洼的河道两侧形成大片潮湿的沼泽地区;同时,由于气候暖和、水流缓慢,水生植物大量生长,枝叶布满了河面,使近六百五十公里的河段无法航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塔纳湖。那里夏季雨量极为丰沛,河流汇集了高原的雨水,顺着深山峡谷奔流而下,为尼罗河提供了大部分水源。到了冬天,青尼罗河区域的雨水停止,于是下游的水位便降低。由于青尼罗河奔腾的急流中夹带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物,流进平原后沉积于尼罗河中下游两岸的低地,经过数千年的泛滥淤积,逐渐形成了一层深厚而肥沃的冲积土,形成了极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三角洲。
尼罗河定期涨水,河水颜色一年多变。三、四月里,尼罗河的水是清澄澄的。这时埃及北方的棉苗正在茁长;南方农民已开始收割小麦和甘蔗了。到了六月间,尼罗河开始涨水,河水夹带淤泥,水色由混浊而转成红褐色。一直到十一月,水位逐渐下降,红褐色减淡。到下一年的二月以前,河水又回复原来的清澈。人们就是靠着观察河水颜色的变化,掌握着准确的汛期,及时避开了洪水,并利用它来为农业服务。
尼罗河中下游的气候极为干旱,河东分布着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努比亚沙漠和面积巨大的阿拉伯沙漠,河西是沙丘绵延的利比亚沙漠,全年干旱少雨,开罗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三十毫米。尼罗河伸进了黄沙遍野的荒漠地区,为沿岸国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水源。埃及和苏丹的重要经济区都分布在沿河两岸地带。
尼罗河不仅灌溉着沿岸千百万亩的良田,而且也是古埃及灿烂文明的摇篮。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勤劳的人民就在尼罗河两岸孳养生息。人们利用尼罗河的水源和两岸的沃土进行耕种,并逐渐地创造了围堰造地、筑堤防洪和引水灌溉等技术,在沿河地区和三角洲上开辟出一条纵贯南北的农耕地,使尼罗河下游成为人类定居和农业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沿岸各国人民利用现代技术,在河上筑起了一座座水坝。其中较大的水坝有埃及的阿斯旺坝、乌干达的金贾坝、苏丹的杰贝尔·安利阿坝及纳森尔坝等。这些水利工程为发展沿岸的农业灌溉,特别是为种植优质的长纤维棉提供了水源,也提供了廉价的电力。目前,还有不少的水利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非洲人民正在以自己的双手征服尼罗河,开创着新的光辉的历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