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中共宿松县委做好青年工作,抓紧思想教育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20
第2版()
专栏:

  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中共宿松县委做好青年工作,抓紧思想教育的经验
中共安徽宿松县委认真执行毛主席关于青年工作的指示,切实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全县上下,普遍重视青年工作,出现了一个共青团工作层层有人抓,青年教育处处有人管的局面,调动了广大青年的革命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革命和生产的发展。
    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
共青团工作应该放到县委的议事日程上来,这一点,宿松县委思想是明确的。但如何摆正各项工作与共青团工作的位置,他们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新县委成立后,摆在面前的工作千头万绪。他们分析宿松县的生产形势,深感担子很重。从宿松县的状况来看,农业生产的底子薄弱,水利条件差,粮食产量较低。县委决心加速农业学大寨的步伐,在几年内改变宿松的面貌。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志觉得,县委应该集中全力抓工农业生产,把粮食搞上去。至于青年工作,让青年部门或政工部门去抓就行了,免得分散精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一个时期,县委对基层团的工作确实有所忽视,抓而不紧。
贫下中农对教育青年一代十分关心,对某些基层党组织不重视青年工作提出了意见,老贫农说:“不能只抓粮油棉,不管青少年啊!”这话引起了县委的思索,他们觉得:县委领导思想上有片面性,把抓粮油棉生产与抓青少年工作对立起来了。于是县委领导同志坐下来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认识到:把共青团工作抓好了,调动了青年的积极性,就可以更好地促进粮油棉增产。
毛主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宿松县委分析:全县五十万人口,青年占四分之一。能否正确地教育和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对全县有着直接的影响。县委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抓好青少年工作,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促使各级党组织把各项工作与共青团工作结合起来抓。
县委领导成员以身作则,注意在领导各项工作中做好青年工作。县委副书记邱林明在红星公社河口大队蹲点,帮助这个大队改变山区落后面貌。他抓紧时间教育青年,引导他们认真读书,努力生产,并开展文艺活动,活跃青年的文化生活,调动了青年的积极性,使这个大队迅速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县委常委方济仁分管工业,他在县农机一厂蹲点时,发现少数青年对前途问题有模糊认识,坏人乘机拉拢,个别青年上当受骗。他注意到这个问题,及时协同厂里党、团组织开展反腐蚀的教育,大大提高了全厂团员、青年的思想觉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领导抓 抓领导
宿松县委从领导共青团工作实践中感到,要抓好青年工作,仅县委重视,领导成员动手还不够,重要的是必须使基层党委重视,这样才能保证抓青年工作层层落实,在全县全面展开。
全县三十九个公社,每个公社共青团委的筹建,干部的配备,都是县委常委直接讨论审批的。绝大部分公社共青团委成立时,都有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以他们的行动来影响和推动基层党委重视和做好这一工作。
团县委建立后,一度忙于事务,方向不明,并且直接影响团的基层组织。县委发现后,就指示团县委举办了全县团干部路线教育学习班,明确团的工作的方向和任务。使团的工作朝气蓬勃地开展起来。
宿松县委还经常总结典型经验,指明方向,提供方法,推动面上工作。高岭公社党委在与阶级敌人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中,加强了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县委及时派人进行调查,总结经验,在全县推广,提高了各基层党组织对抓共青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正当一些基层党团组织不明确如何根据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的时候,县委又及时总结推广了趾凤公社党委教育青年认真读书,发挥青年作用的经验。
由于县委对青少年工作思想上重视,工作上认真抓,全县青年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三年多来,宿松县广大青年在改造宿松县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青年中涌现出大批积极分子,有七百五十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目前,全县有二千七百多名青年分别担任了区、公社、大队领导干部。有的被选为区、公社党委委员,有的担任大队党支部正、副书记。他们在毛泽东思想阳光下正在茁壮成长。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