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一座空气清新的油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20
第4版()
专栏:

  一座空气清新的油库
管油库的人都知道:电、火、气是油库的三大忌。电能控制,火可以预防,就是油料受热以后产生的油气,最不容易对付。只要储油设备有细微的缝隙,油气就会跑出来,油也跟着往外漏,使库区充满着油味。油气过浓,就容易着火燃烧,影响油库的安全。福建省三○八油库的储油设备,除了油罐、油桶外,还有几千米长的输油管,储存的八十多种油料中,又有不少品种渗透力强,挥发性大。但是,由于他们加强了管理,库区里却是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油罐洁净,排列整齐,极少油味。
过去,这座油库是用油桶储存油料。一九六五年,部分油料改用油罐储存,并通过管道输送。但使用油罐以后,每当盛夏季节,法兰盘和闸阀就产生跑气、漏油的现象,既浪费了油料,又威胁着油库的安全。工人们决心要降服“气老虎”,解决漏油问题,不让国家财产受损失。为了找出跑气、漏油的原因,装卸工人孙明坑和其他工人一起,不顾天气炎热,利用休息时间,汗流浃背地蹲在法兰盘跟前,经过一个星期的仔细观察,发现法兰盘跑气、漏油很有规律:每到中午,漏油最多,油味也最浓。再把法兰盘拆开一看,原来,输油管里的油料,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受热膨胀,压力升高,法兰盘上的垫片红纸板被油浸透以后,当油料受热膨胀,压力上升,红纸板吸油达到饱和时,就发生漏、滴现象。用什么垫片才能克服这种现象呢?孙明坑联想到矿山上用的一种装置,用金属作垫片,结构严密,点气不漏。能不能把这种垫片用在法兰盘上呢?在党支部和工人们的热情支持下,孙明坑经过多次试验,终于获得成功。这种金属垫片质地比较软,紧贴在法兰盘上,又能随温度的变化而胀、缩,使气、油无法从这里漏出。
法兰盘的漏油漏气问题解决了,闸阀的跑气、漏油现象仍然很严重。领导和工人们又进一步采取措施,改进闸阀上的垫片。他们还根据油气的活动规律,因势利导,在油罐上接一条排气管,给油气以出路,等它凝成油滴之后,再顺着回油管流进油罐。这样,就大大减轻了闸阀的压力,跑气、漏油的现象也逐渐消失了。
三○八油库的工人和干部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深知“气老虎”非常顽固,必须坚持不懈地同它作斗争。他们先后建立和健全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坚持对各项储油设备做到勤检查、勤维修,及时消除隐患。去年夏天,有个工人发现埋着油管的地面上,有一处比较潮湿,仔细一闻还有油味,便赶紧向领导报告。党支部领导成员立即带领工人们赶到现场,把土刨开,果然发现这节油管有个小孔,油正从那里往外冒出。大伙立即通知卸货场停止进油,迅速把这节油管拆下来,换上一节新的。细小的漏洞及时堵住了,可是,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的工人们还不放心。他们想:“其它油管情况如何呢?”有人立即向党支部提出建议,要对两千多米输油管,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在党支部的支持下,他们跟有关部门联系,有计划地安排好进油时间和油料品种,然后干部、工人一起奋战半个月,把一节节油管都挖出来细细地检查,刮掉上面的铁锈,涂上防锈漆,然后再安装好。库区里的油罐,经过长期使用,表面上也长了锈,有关单位一时派不出人来维修。为了抢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这项任务,党支部就组织了一支突击队,专门给油罐除锈。罐底离地面只有一尺多高,除锈的工人要先躺在地上,一步一步挪进去,然后才能干活。工人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战斗。结果,计划需要五个月时间的油罐维修任务,只用三个月便完成了。
三○八油库从一九五六年建立到现在已经十多年,干部和工人们一直都是这样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地工作着、劳动着。他们不仅有效地消除了各种浪费现象和影响油库安全的因素,而且逐步从单纯的保管油料、供应油料,发展到自己维修设备,自己制造油罐,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基本上做到了不漏油、不洒油、不混油,建库十多年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在全国石油管理系统中始终保持着先进的管理水平。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