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大别山上的“文化担”——记民办小学教师黄克应教“跑学”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21
第4版()
专栏:

  大别山上的“文化担”
——记民办小学教师黄克应教“跑学”的事迹
“文化担,
满山转,
全心全意为革命,
爬山越岭不畏难。”
湖北省大悟县王店公社五大队的贫下中农,这样来称赞他们的民办小学教师黄克应。三年来,黄克应肩挑“文化担”,翻山越岭,跑遍了这个大队的孤村独屋,勤勤恳恳为贫下中农的后代教“跑学”,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五大队在连绵起伏的大别山南麓,海拔一千多米,“山大独屋多,出门就爬坡”,村落分散,交通不便。全大队一百七十八户、九百五十三人,散居在四十一个山塆里。过去,这里的教育事业比较落后。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大队兴办了多种形式的学校,增设了七个小学教学点,学生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四倍。但是,还有三十四名学龄儿童,因家务负担或隔山隔水等原因未能入学。
三年前的一天,大队党支部专门开会研究这些孩子的入学问题。会上,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黄克应回忆了自己的苦难家史。他激动地说:“这些伢都是我们的阶级弟妹,可不能看着让他们再当睁眼瞎呵。孩子们不能上学,就派人教‘跑学’,把文化送到他们家门口。”他还主动要求去教“跑学”。党支部支持他的意见,并勉励他克服困难,做好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黄克应回到家里,拿出一块大柳树板子,刨得光溜溜的,刷上油漆,做成小黑板,又把毛主席著作和其它教材、练习本、粉笔等教学用具装在一个筐子里,小扁担一挑——一副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山区“文化担”,就这样产生了。
黄克应高高兴兴地挑着“文化担”,来到了山塆里。但家长们对“文化担”还不习惯,孩子们对老师还不熟悉,工作一时开展不起来。
就在这时,公社党委副书记董光程为了支持“文化担”这个新生事物,特意同黄克应一起跑了三天。他逐队召开干部群众会,逐村访问学生家长,宣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黄克应在各生产队干部的协助下,热情地同孩子们交朋友,孩子们在哪里,他就把“文化担”挑到哪里,教放牛的孩子认“牛”、“草”等字,教带弟妹的孩子认“弟”、“妹”等字,使孩子们逐渐对识字学文化产生了兴趣。这样一天天过去,他终于把每个孩子的年龄、个性、家庭情况和活动规律摸得一清二楚。他根据实际情况就近编组,给放牛砍柴的孩子开“山头班”,给在家带弟妹的孩子开“家庭班”,把三十四名没有入学的适龄儿童和部分超龄少年分别组织在十二个教学点上。他又把十二个点分成两片,轮流在片上教课。从此,五大队的山村独屋,响起了孩子们的读书声。
为了加强语文、算术两科基础知识课的教学,黄克应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师的业务学习,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比如珠算这门课,黄克应虽然能打算盘,但不怎么精通,更没有教学的经验。他为了教好课,不仅向老教师求教,还向会打算盘的贫下中农请教。他认真钻研教材,写教案,细心讲解,孩子们学了这门课都说易懂会用。去年冬天一个风雪弥漫的早晨,黄克应和往常一样,天刚亮就起床,挑起“文化担”正准备出发。爱人对他说:“风雪这么大,路上不好走,今天就让伢们休息一天吧!”黄克应笑着说:“大雪天,孩子们哪儿也不去,正是上门教学的好时机!”说完,他挑起“文化担”,顶风冒雪上了路。风紧雪猛,坡陡路滑,他跌倒了又爬起来。因为受了风寒,他的胃病发了,痛得额上直冒汗。但当他看到一个个等着上课的孩子们,高兴得顾不上歇口气,喝口水,挂起黑板就上起课来。这一天,三十多里路他一里也没少跑,该教的学生一个也没有缺课。天黑了,他才踏着皑皑白雪回到家里。
现在,这个大队过去没有上学的三十四名学龄儿童和二十四名超龄学生,在黄克应的帮助下,学习上进步很快,有的已经当上了生产队的记工员。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