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洞庭红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22
第4版()
专栏:

  洞庭红桔
苏州城南,在太湖中的一座半岛上,是江南著名的花果鱼米之乡——吴县洞庭人民公社。
洞庭人民公社的面积方圆不过七十华里,以盛产花果、茶叶、鱼鲜著名,也是洞庭红桔的产地。
洞庭红桔的特点是:皮薄、肉厚、子少、汁多、色泽鲜艳。今年总产量可达七万担左右,比一九七一年可增百分之九十,比一九四九年可增八倍。到了洞庭公社,由东向西,绵延三十多华里的山坡、湖边,尽是片片桔林,层层梯田,万绿丛中,结果累累,桔树压弯了腰,有的每株结果在六百斤以上。从十月下旬开始,每天要送出千担百船的洞庭红桔。
回顾解放前,洞庭山只有四个地区零星种植洞庭红桔二百多亩,而且品种单调。目前,全社已有十九个大队栽种成片桔园一千九百多亩,品种也逐年增多,无核桔、福桔、黄皮等都是优良品种。
洞庭公社新民大队有个广家岭,解放前,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刑场。今天,这里已成了新民大队第五生产队的桔园。他们在“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在短短的几年内,花了四万三千个劳动日,砌起了层层石坎梯田,由解放初期二十七亩桔园,增加到四百二十亩。解放初期,这个大队只能采九十多担桔子,而现在能收近六千担桔子。距新民不远的卫东大队,平地和山坡,已是成片桔园,留下的山顶,尽是石岩,山下是茫茫太湖。这个队的劳动人民遵照毛主席关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教导,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缺土的地方,炸石山造坡地;缺水的地方,挖山塘、修水渠。又从六十米高的山头上,把数百斤重的石头抬到太湖边上,砌坎造地。平填一亩桔园,要花九千六百个劳动日。他们每年在数九寒天,酷热的夏天,总是战斗在高山峻岭或茫茫湖边。几年来,这个大队在高山石牌上已经种上柑桔二十五亩,湖滩造地二十亩,柑桔产量由八千二百二十六担,增加到一万六千多担。一九七○年三月十二日,洞庭地区下了一场历史罕见的春雪,压伤、压断柑桔等果树三万多株。十九个果区的干部群众,半夜起身,踏着盈尺的深雪,打扫果树上的积雪,奋战二天,绑扎了全部受伤的果树,经过精心管理,在大灾之年,获得了丰收。回顾一九二四年,下了一场冬雪,雪还没有一九七○年那样厚,就使二百多亩桔园,全部毁光。今昔对比,他们深深感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困难再大脚下踩,灾年也能夺丰收。
解放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洞庭湖区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九七二年在干旱、多灾的情况下,全社十项主要作物,项项增产。与一九四九年比,粮食总产增长三点九倍,花果总产增长四点四倍,蚕茧总产增长二点三倍,水产总产增长三点七倍,猪羊圈存栏数增长七点五倍。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