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在斗争的风浪中成长——读儿童文学辑《海螺渡》、《小鹰展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26
第4版()
专栏:

  在斗争的风浪中成长
——读儿童文学辑《海螺渡》、《小鹰展翅》
方演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海螺渡》和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鹰展翅》,选辑了一部分反映少年儿童斗争生活的短篇。
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塑造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光辉形象,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两本选辑中,有反映革命历史斗争的作品,更多的作品是反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青少年生活的不同侧面,描绘了他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崭新面貌。
这里既有机智、勇敢地与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小勇士的形象(见《火烧“野牛”》、《水莲》、《阿勇》、《螺号声声》等),也有表现城乡的孩子们一心为国家、为集体,以实际行动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感人故事(见《红灯闪闪》、《织草垫的故事》、《根牛和兰蕊》等)。从激烈的阶级斗争到火热的生产斗争,由城市到乡村,在这幅广阔而色彩绚丽的画面上,展现出一代新人正在茁壮地成长。此外,象积极落实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伊香和红医生(见《防疟小战士》、《红医生》),助人为乐的小鹰与小海(见《小鹰展翅》、《我的小老师》),农村的业余宣传员华子(见《华子》)等形象,也都焕发出时代的光采。这两本选辑,通过描写各条战线上的先进青少年的作为,向孩子们形象地进行了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以革命的艺术实践,批判了儿童文学领域中的资产阶级“童心论”和“中间人物论”,为无产阶级儿童文学增添了光采。
无产阶级文学艺术是要十分重视现实题材的。毛主席号召青年们要经风雨,见世面,在战斗中,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儿童生活的题材,只有不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生活的小天地,而是把他们放在三大革命运动的环境中,置身在工农兵的精心培育下来刻画,才能更为完美地塑造出革命接班人的光辉形象。这两本选辑中的一些作品,较为成功地在三大革命运动的战斗环境中,艺术地再现了一代新人的成长和精神面貌。例如《看青记》,就简洁地概括出现实农村阶级斗争的某些特点,主人公小雷子,正是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的锤炼中,形成了对阶级敌人无比仇恨的性格。这样,在关键时刻,他就能够坚决地与垂死挣扎的敌人搏斗。类似小雷子这种扎根在当前伟大革命斗争的人物形象,孩子们读后更能启示他们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怎样做事、做人,成为鼓舞他们在革命大道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成长,是与工农兵对他们的教育不可分的。他们既是阶级的一员、群众的一员,但毕竟在各方面不成熟,或不很成熟;虽然勇于参加革命实践,可是又需要学习和指导。这两本选辑中的一些作品,正确反映了接班人成长的这一客观规律,它告诉孩子们:崇高的品德和英雄行为的产生,根本不是由于什么“超天才”,只要老老实实地向工农兵学习,他们就能够象小鹰般地逐步学会在风浪中展翅飞翔。《小瑾》中的修桥工人张志勇,《战友》中退休老工人周爷爷,《海螺渡》中未曾出场的东海女红卫兵的妈妈等形象,都显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时时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滋润着下一代的心灵;处处以身教言传,把无产阶级的远大志向传给革命接班人。是他们,在祖国下一代身上植下了革命的种子;是他们,将祖国下一代的眼睛擦得更亮;是他们激发祖国下一代,立志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较大的贡献。在他们的栽培下,这些接班人坚定地踏着革命先辈的脚印前进。这样的艺术处理,使作品中小主人公的形象显得扎实,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孩子们不仅看到人物形象在做什么,也了解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效法的愿望也就更加强烈。
当然,在这两本选辑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某些作品里,人物形象塑造得不够高大、理想。也就是说,没有能够摄取生活中典型的矛盾冲突,多侧面地刻画青少年的性格。其次,儿童文学自然要切合青少年的水平,这才能为他们喜闻乐见,但有些作品,没有能在这方面给予应有的注意。我们热切地希望儿童文学工作者,为孩子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革命接班人的典型形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