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竹楼歌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03
第2版()
专栏:

竹楼歌声
黄昏,夕阳辉映下的边寨显得更加恬静、美丽。忙碌了一整天的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公社下城大队傣族贫下中农社员,从四面八方涌向寨子中心,随着激动人心的鼓锣声后,一阵阵歌颂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富强,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就的歌声,便立即从绿叶覆盖的竹楼里飘荡出来,传向四方。
过去,这里的傣族群众曾经有唱歌跳舞的传统习惯,由于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破坏,这种群众性的文娱活动一度停了下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深入进行路线教育中,下城大队在解放军某部驻军帮助下,办了民间“赞哈”(傣语:歌手)学习班。歌手们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学习毛主席关于“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的教导,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破坏边防建设,破坏党的民族政策的罪行,充分激发了“赞哈”们的革命热情。他们放开歌喉,又重新引吭高歌了。
下城大队的民间“赞哈”,有的是在解放后才成长起来的年轻妇女,有的是年过六十的民间艺人。为了使唱傣歌的活动更好地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赞哈”们对很久以来就流传于群众中的傣歌傣调进行了整理和加工,有的还重新编写了新词,群众做什么,“赞哈”就唱什么。一次,公社革委会在本大队的第三生产队召开种油菜现场会,“赞哈”们就将种油菜的好处编成歌词,到现场宣传。“赞哈”们还将党在农村中的各项政策编成歌词,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使党的政策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一九七二年十月,大队党支部对全队社员群众进行阶级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时,六十多岁的老“赞哈”布来珍就到这个大队的曼淌井寨子调查了解,将了解来的情况连夜编成《曼淌井的变化》,逐队宣传。傣族贫下中农社员从他自编自唱的傣歌中,受到了深刻的路线教育和阶级教育。
目前,“赞哈”们的革命歌声不仅响遍了本大队的十一个寨子,而且他们还应邀到附近的四个大队巡回歌唱。听他们歌唱的,有傣、佤族人民,还有来自祖国各地的军垦战士,每场近千人。“赞哈”们走到那里,那里就响起了他们嘹亮的歌声。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