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一个创造性的经验”开花结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03
第4版()
专栏:

“一个创造性的经验”开花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马路公社马路大队党支部,把发动社员提合理化建议作为实行民主办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他们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集中了群众的智慧,推动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
马路大队的前身是莫寿全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五五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岑溪县莫寿全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合理化建议的经验》一文写的按语指出:“这是一个创造性的经验,希望读者注意。”十七年来,这个大队党支部在毛主席的按语鼓舞下,坚持发扬民主办社的优良传统,在各项工作中经常发动社员提合理化建议。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展以后,他们多方面创造条件,使这一传统经验进一步发扬光大。大队党支部和革委会每年都在社员代表大会上发动代表讨论农业学大寨中的重大问题,细心地听取代表们提出的各种建议。大队和各生产队还办起了合理化建议专栏,并且定期召开群众献计献策会,使社员有什么建议和批评,都能够随时在墙上贴、会上讲。大队党支部和革委会则定期开会,认真分析研究和处理社员提出的各种建议:可行的及时采纳;把握不大的组织试验;一时还不能办到的则加以说明,暂时不办;对不切合实际的建议也进行解释,作到件件有着落。
马路大队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成就。这个大队的马路圩背后,有一片荒山坡,坡底下河床低,搞提水工程,用工多;从上游引水,中间又被一条深沟阻挡,难以通过。由于解决不了水的问题,这片荒山坡长期以来没有充分利用。一九七○年,社员吴福焕和林炳坤建议兴建倒虹管引水过沟,把水引上山坡。大队党支部书记莫寿全等大队干部和他们一起到现场作了详细观察,并组织有经验的老农进行“会诊”,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用工少,投资小,收效快,切实可行。于是党支部就把这个建议交给社员讨论。在讨论中,社员们发展了吴福焕和林炳坤的建议,主张修建这个引水工程和开挖渠道、垦坡造田齐头并进,以便做到“水到渠成、田成”。结果,他们只用了二千多个工,花了四百多元钱,就兴建成两条全长三百米的倒虹管,挖通了四里长的渠道,把坡下的河水引上高坡;新造的四十五亩保水田,头一年粮食就平均亩产八百斤。一九七一年有的社员根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建议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兴办小型纸浆厂。大队党支部采纳了这个建议,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领导各生产队合理安排劳力,兴办起小纸浆厂。一年多来,为国家提供纸浆板四十一万斤,集体增加收入两万八千多元。
马路大队党支部除了经常结合各项工作发动社员提合理化建议之外,每个领导成员还都在贫下中农中交了两个到三个知心朋友,经常上门和他们促膝谈心,征求意见。支部研究重要问题时,还把他们请来开“诸葛亮会”,认真地听取他们的建议。由于队干部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有力地调动了广大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全大队男女社员集体劳动出勤率经常保持在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以上,各项农活完成得又好又快。一九七一年,这个大队粮食平均亩产突破了千斤关。一九七二年在久旱的情况下,早稻总产量又比一九七一年增产一成二,二千多亩晚稻的收成也良好。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广西田阳县田州公社三雷大队发动群众修建梯田。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