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中共梅县地委切实转变作风 调查研究 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04
第4版()
专栏:

中共梅县地委切实转变作风
调查研究 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
本报讯 在批修整风运动中,中共广东省梅县地委,切实转变领导作风,带头到基层蹲点,深入调查研究,扎扎实实地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
一九六五年,这个地区的兴宁县粮食亩产第一次上千斤,此后却一直徘徊不前。这个县的一些同志存在着高产地区再难提高的想法。往年,地委领导同志也批评兴宁的干部,要他们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但是没有明显效果。不久前,到这个县蹲点的地委领导同志,与县、社干部一起调查研究,用事实教育干部,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信心和决心,开始扭转了局面。
在蹲点期间,地委和兴宁县的领导同志一起,调查总结了新圩公社右塘生产队低产变高产的经验。这个生产队地处山区,原来水土流失很严重,全队七十多亩水田,多是土质差的冷泉锈水田。过去每年平均亩产仅六百斤左右,一九六四年开展学大寨运动以来,他们年年坚持封山治水,整治崩岗,整理排灌,改土积肥,同时大搞科学种田,使粮食亩产大幅度上升。前年,早晚两季水稻实现双跨《纲要》,去年早稻又继续跃进,一造达到一千零八斤。这个生产队的经验大大鼓舞了全县的干部。
经过蹲点和调查研究,还使这个县的干部认识到:兴宁虽然是个千斤县,但生产发展不平衡,全县还有十个公社的粮食亩产在平均水平以下。事实说明,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破除懦夫懒汉思想,发扬大寨精神,紧紧抓住大力改变农业生产条件这个重要环节,原来条件差产量低的地方,可以迅速提高产量,高产地区还可以高产。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革命精神大大振奋起来,各公社普遍在秋收前就因地制宜,作好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规划,许多社、队一边抓紧秋收,一边着手整理排灌系统,平整土地,改造低产田,以及组织专业队进行水利施工准备,全县广大农村迅速出现了农田基本建设的热气腾腾的景象。
地委领导由于深入蹲点和调查研究,实行面对面领导,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在晚稻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时刻,出现了严重的剃枝虫,但有的社、队仍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山造田和农田水利建设上,忽视对晚稻的后期管理和防治虫害。在梅县、丰顺蹲点的地委领导同志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教育和帮助干部,使他们认识到,开山造田,搞农田水利建设,是为了发展生产,但不能顾了长远,丢了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奋斗目标不明确,就不能鼓足干劲;不抓眼前,长远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由于正确地处理了长远建设和当前生产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掀起了一个除虫和大施壮尾肥的后期田间管理的群众运动,迅速战胜了虫害威胁,全区共除虫八十一万多亩,并在九十万亩晚稻上施了壮尾肥,夺得了晚造的好收成。
地委领导带头蹲点和调查研究,对全区各级干部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去年十月初以来,全区已有三千四百多名地、县、社干部到农村第一线蹲点。各县县委、县革委会常委,除留少数在家主持日常工作,或因病不能下去的以外,都分头下去蹲点和搞调查研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