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老老实实办事——记揭阳县曲溪公社云南大队干部的好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04
第4版()
专栏:

老老实实办事
——记揭阳县曲溪公社云南大队干部的好作风
广东省揭阳县曲溪公社云南大队党支部成员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做出成绩不夸大,有了缺点不遮掩,工作踏踏实实,办事毫不含糊,获得群众的好评。
好田要看,坏田也要看
去年,云南大队的早稻秧插得早,管得好。公社党委决定组织各大队、生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到云南大队参观。当时,云南大队大部分稻田确实长得不错,只有一片种过冬种作物的田插得较迟,尽管下功夫管理,禾苗仍是黄黄的,是块“三类田”。
参观的队伍该往哪里带?是只参观禾苗好的田,还是好坏田都看?党支部书记江松喜特地去找大队革委会副主任柯勤水商量。柯勤水说:“大家来参观指导,是对我们的鞭策,不能光看好秧不看黄苗,否则,就会失去参观的意义。”江松喜听了,说:“对,好田要看,坏田也要看,可以变我们的教训为大家的经验嘛!”
第二天,柯勤水带着参观的队伍来到村前,田里刚插下的水稻长势喜人,听了主人的介绍,大家无不称赞。过一会儿,柯勤水按原定计划,把大家领去看那块“三类田”。有的同志一见这块田的禾苗稀稀的,黄黄的,误以为柯勤水带错了路。可是柯勤水胸有成竹,对大家讲:这是我们队的“三类田”,大家到我们大队来,我们一定要如实汇报,请大家帮助出点子,给三类苗“会诊”。
看看云南大队的稻田,听听主人的介绍,许多同志感动地说:这次参观,我们不仅学到了云南大队种植水稻的经验,更可贵的是学到了云南大队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好作风。
不图虚名
在曲溪公社的干部中,早就传闻着云南大队干部不图虚名的事例。
那是前年冬天的事。当时,县委决定秋收后表扬一批学大寨夺高产、粮食一造亩产跨《纲要》的社队。云南大队的干部和社员按实地收割晚稻的初步计算,都认为全大队粮食亩产超过八百斤是十拿九稳的了。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在预报名单时,这个大队上报亩产达到了《纲要》指标。
后来,云南大队把九个生产队核实的产量数字一汇总,平均亩产只有七百九十五斤。怎么办?在支委会上,有的同志说:“只相差五斤,既然上报了,就算了。”有的同志说:“我们共产党员办事,要实事求是,差半斤也不能虚报。”江松喜同意后一种意见。他认为,共产党员绝不能弄虚作假。最后,“一班人”统一了思想,决定重新报实产量,要求县里把云南大队从一造跨《纲要》的名单上删去。
一是一,二是二
不久前,党支部书记江松喜给县里做报道工作的同志介绍落实政策的情况时,曾谈到这样一件事:前一段这个大队在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的时候,由于划不清政策界限,对社员家庭饲养“三鸟”(即鸡、鸭、鹅)的数量作了限制。后来,他们在学习中,意识到这样做错了,便分头到群众中去公开承认错误,落实党的有关政策,使“三鸟”又发展了。
做报道工作的同志把这件事写成稿子,打算好好宣传云南大队领导成员这种有错认错,敢于进行自我批评的精神。
稿子送到江松喜手里。他看了几遍,觉得里面讲的大部分事实是准确的。但是,稿子里说到:“党支部全体支委分头深入到各个生产队去,老老实实地向社员群众承认了错误。”江松喜不同意那样写,因为当时五个支委虽然都分头到生产队去作了检讨,可是,有四个生产队还没有去。他认为报道有点夸大,恳切要求写稿的同志进行修改。江松喜这种一是一、二是二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教育了报道员。(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