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书记的试验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05
第2版()
专栏:

书记的试验田
一九七二年春上,湖北武昌县流芳公社党委书记桂仁和到联合大队第十生产队蹲点时,跟队干部、老农、技术员成立了一个“三结合”的试验田小组。选择那块田作试验呢?小组的同志议论开了。技术员提议:“就在门口垄搞,这些田底子足、泥脚深、水源好,种上早晚两季谷,保险亩产双千斤。”老桂问:“宗门垄怎么样?”有人说:“那是我们队的‘拖腿’田,水冷田瘦,搞得好一季谷也只收二百来斤。”有的说:“还是选好田吧!书记种的试验田总得象个样子,如果搞出个亩产二、三百斤的,怕有点不好看吧!”老桂严肃地说:“我们种试验田不是为了好看。要说做样子,就要做艰苦奋斗的样子,不能搞形式主义的样子。我们把‘拉腿’田种成高产田,这就是个好样子;要是今年变不过来,得出经验教训,也是个样子呀!”老桂把大家说得心服口服,决心在坏田里搞试验。
一天,队委会研究备足晚稻底肥的措施,每块田都订出了具体办法,唯独没扯到老桂的试验田上来。老桂就问:“我们试验田的肥料怎么搞?”“早准备好了。”“在哪里?”“书记种试验田没肥料还行?我们留了几百斤菜饼,还有尿素、磷肥,你用多少就拿多少。”老桂说:
“种试验田搞特殊化,即便高产,也没有说服力。更严重的是,这样做搞坏了作风,会偏离正确路线。”他说服队委会同志,把这些肥料安排到别的田里,又跟试验小组同志一起挖草皮,割青草,沤了一坑肥。由于这几块田采取混合施农家肥的办法,不仅改良了土壤,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后,老桂不管工作多忙,都自觉参加试验田劳动。结果,他们种的三亩试验田,早稻亩产八百一十一斤。在他们的带动下,那片“落后垄”早稻亩产达到七百多斤。贫下中农说:“老桂同志的艰苦奋斗本色没有变,给我们做出了样子。”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