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生机勃勃的如皋肉类联合加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05
第4版()
专栏:

生机勃勃的如皋肉类联合加工厂
走进江苏如皋肉类联合加工厂,看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喷吐着莽莽烟龙;一幢幢明亮的厂房,传送出隆隆的机器声响;在厂区码头,一艘艘冷藏运输船鸣笛待发,在林荫道上,一辆辆满载物资的汽车来往奔驰。这里生产的冷冻肉、肉松、火腿、香肠等食品,质地鲜嫩,滋味佳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解放前,官僚买办经营的名为“中国制腿公司”,实际上是只有几十个人、年宰生猪几千头的小厂。一九五一年,就在这个所谓“公司”的废墟上兴建了肉类联合加工厂。
矗立在通扬运河畔的三座高大的冷藏库,是这个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缩影。过去,厂里没有冷库,“吃”不进,“吐”不出,受季节性限制,只能进行腌腊加工单一生产。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广大工人高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自己动手设计、建造了第一座简易冷库。一九六五年,工人们再接再厉,又兴建了一座新型冷库。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将原来的简易冷库扩建成为一座现代化冷库,去年又建成了一座大型冷库。工人们自己烧砖头,自己生产水泥,自己造设备,自己搞安装,使冷库的建设上马快、投产早、花钱少、效果好。冷库投产以后,产量成倍增长,品种不断增加,调节了市场肉食供应,发展了外贸产品生产,促进了农村养猪事业。这个厂所在的如皋县,一九五八年饲养生猪五十四万头,一九七一年发展到一百万零四千头。猪多肥多粮更多,一九七一年全县粮食亩产达到一千零四十六斤,棉花亩产超过百斤。去年生猪饲养量又有增加,农业也获得了连续第十一年的丰收。
解放前,这里杀猪全部靠手工操作,速度慢,质量差,劳动强度大。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工人们向机械化进军,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这个厂的屠宰车间从麻电、点红、烫猪、脱毛、破肚、剥离、开片、修割到检验、运输,实现了机械化流水作业,最高日宰量近万头,比解放前那个所谓“公司”的年产量还高得多。在猪鬃加工车间,一台台根梢分离机、扎鬃机欢畅地运转着,那堆积如山、杂乱如麻的鬃丝,经过这些机器,加工成毛刷似的长短相等、根梢整齐的鬃把。
几年来,这个厂千方百计实行综合利用,做到一物多用,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屠宰车间用血料制成了血粉和血纤维;皮革车间利用二层皮制革;腌腊车间利用下脚废油,日产一万多条民用肥皂;饲养场用猪饲料酿酒;加工饴糖副产品车间把原来废弃的肠粘液,加工制成了每公斤价值一千八百元的贵重药料肝素。他们利用猪内脏成批生产十多种药品,如生产的细胞色素丙,是细胞激活剂,在医疗卫生方面应用甚广,质量好,成本低,价格不到进口的十分之一。工人们喜悦地说:“生猪全身都是宝,综合利用就是好。”
随着生产的大发展,工人的劳动条件大大改善了,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了。工人劳动时,身着洁白的工作服,脚穿高筒胶靴。夏天有风扇、冷饮祛暑,冬天有取暖设备保温。在碧水环绕的工厂宿舍区,一排排新住宅隐现在绿荫丛中。这里有食堂、浴室、医疗室、理发室、百货商店,还有剧场、灯光球场、工人俱乐部,添置了电视机、电影放映机。退休老工人戴秋友解放前在“中国制腿公司”做工,身披破麻袋,脚穿烂草鞋,一家人挤在破房子里,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解放后,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他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一九六三年退休以后,每月领着退休福利金,安度着晚年。他家有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还有存款。这些老工人,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有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生活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怎能不感到自豪!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