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潮柑满山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07
第4版()
专栏:

潮柑满山红
“冬至”前后,驰名中外的潮州柑已经红熟。它的光泽染红了广东省普宁县梅塘公社的每个山头、每条河沿。社员们正怀着丰收喜悦的心情忙着采摘一年辛勤劳动得来的果实。一九七二年,这个公社的潮州柑又获得了大丰收,总产量达到三百八十多万斤,比一九七一年增产百分之三十五点七。
梅塘公社地处半山区,是发展果林生产的好地方。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这里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得不到利用,到处荒山秃岭,全社只有一百亩零星的水田柑,产量很低。解放后,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全社人民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积极发展潮柑生产。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干部和群众狠批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破坏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滔天罪行,积极性更加提高。涂洋大队从一九六五年以来,战荒山,伏顽石,终于在那“只听坑水声,不见流水影”的石头山上,劈开了二十五万立方米的土石,垒起五千多条坚固的石田埂,造出五百多亩梯田,种上蜜柑、蕉柑、新会橙、夏柑等近十个品种。一九六八年开始结果,一九七一年总产量达到十四万多斤,一九七二年又比一九七一年增产十一万多斤。现在,全社二十二个大队都先后办了柑场,面积达二千六百七十亩,其中山地柑一千五百多亩。
柑桔怕旱又怕涝,性情“娇贵”。随着柑桔生产的发展,技术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公社党委采取了有效措施,帮助大队建立管柑技术队伍,定期进行培训。他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逐步掌握柑桔生产的主动权。例如,他们根据山地柑的特点,采用了“深翻压绿,雨后松土,深穴灌肥”等技术措施,解决了山地柑缺水怕旱的问题。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