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大胆实践 精益求精——记江西省万年县汪家公社卫生院医生沈庆堮治疗尿瘘病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08
第3版()
专栏:

大胆实践 精益求精
——记江西省万年县汪家公社卫生院医生沈庆堮治疗尿瘘病的事迹
初冬的早晨,一轮朝阳把汪家公社卫生院抹上了金黄的色彩。
今天,又一批尿瘘病人痊愈出院了。被疾病折磨了多年,进院时行走都十分困难的农村妇女,跑着到处和医生告别,连声说:“感谢毛主席派来了好医生!”望着这些农村妇女激动的泪花,曾经为治疗尿瘘病费尽心血的沈庆堮医生,更是心潮起伏。是啊!过去有谁能相信,一些比较复杂的尿瘘病,在农村卫生院也能治愈呢?十四个尿瘘病人有十三个痊愈出院了。全县的尿瘘病人,除几个因怀孕等原因暂时不能做手术外,都得到了治疗。
千方百计
沈庆堮原是江西医学院妇产科助教,下放在汪家公社。一天,一位步履艰难的贫农妇女来卫生院治病,她叫李彩凤,患尿瘘病十五年了。尿瘘病是由于难产儿头的压迫造成膀胱组织坏死出现漏洞,病人小便不能控制,随时从漏洞流出,致使许多尿瘘病人冬天睡油布,夏天兜炉灰。当时沈庆堮安慰李彩凤说:“治这种病我经验不多,乡下又没有完善的医疗设备,以后再说吧。”李彩凤恳切地要求说:“沈医师,你可要把这个病放在心上啊!”
病人走了。但是她那恳切的话语,却使沈庆堮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不能为阶级姐妹解除病苦,感到内心有愧。毛主席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既然病人在农村,就应该让病人就地得到治疗。沈庆堮毅然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在农村为群众治好尿瘘病!
摆在沈大夫面前的,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没有万能手术床,沈大夫打了几个夜工,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活动手术床,又和木工反复试制成功。没有无影灯和鹅颈灯,就买来一把五节电池的长电筒代替。尿瘘修补需要一种小型的特制缝合针,一时买不到,沈大夫拿了几枚普通的缝合针,在石头上磨,手磨破了皮,却没有磨出一个理想的针来。但是他并不灰心,跑到公社农机场,在砂轮上磨,经过几次试验,终于磨出了合乎要求的缝合针。
不久,沈庆堮把李彩凤接到卫生院,为她进行手术治疗,病情虽有明显好转,但漏尿仍未完全停止。失败,给了沈庆堮一个严峻的考验:是畏缩不前,还是继续战斗?有人吹来了冷风:“在土房子里补尿瘘,越补越漏!”然而更多的却是热情的鼓励。公社党委负责同志和卫生院负责同志指出:“不仅要看到一两个手术的失败,更要看到农村全体尿瘘病人的希望!”病人说:“一次没有补好,就补二次、三次!”这些话给了沈大夫顽强战斗的勇气。他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发现病人在手术后第八天发生漏尿,刚好是肠线开始溶解的时候,如果伤口没有完全愈合,就会重新出现漏洞。沈大夫考虑用不溶解的细丝线代替一部分肠线进行缝合。于是,他大胆对手术切口、缝合等操作技术进行了一番改革,又和同志们反复讨论新的手术方案,对每一刀、每一针都进行了仔细推敲。第二次手术终于获得了成功。李彩凤兴高采烈地出院了。
农村卫生院治好尿瘘病的喜讯,象春风一样吹遍了万年县的广阔农村!
精益求精
远远近近的尿瘘病人满怀着希望到汪家公社卫生院治疗来了。一天,麻醉医生对从三十里外赶来的尿瘘病人姚春英进行了检查,发现病人患高血压,属于硬膜外麻醉禁忌症。不能麻醉,也就不能动手术。
应该怎样告诉姚春英呢?沈庆堮思想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硬膜外麻醉对高血压病人有生命危险,对这种病人拒绝进行手术治疗,是符合医疗规程的。但是,姚春英是尿瘘二十八年的病人,受尽了疾病的折磨。一个革命的医务工作者,只有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义务,没有把病人推出大门的权利。一定要想办法治好这个过去认为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他想:近年来,针刺麻醉已经广泛运用于头、胸、腹各部手术,能不能也用于尿瘘修补手术呢?虽然目前还没有先例,自己对针麻又不熟悉,但也要大胆实践,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他跑到姚春英的病床前,告诉她:“我们一定为你做好手术,治好病!”
第二天,沈庆堮翻箱倒柜,把有关针刺麻醉的医学资料一份一份清理出来,学到深夜。沈大夫还走出医院,向有经验的老中医虚心求教,共同商讨;到县、社兄弟医院参观学习,在那里亲自参加针刺麻醉的手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麻醉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研究出了一个用眼针、耳针、体针互相配合的尿瘘修补手术麻醉方案。为了加强手术部位的麻醉效果,还采用杜冷丁“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方法加以辅助。结果,用针刺麻醉进行尿瘘修补手术,终于获得成功,姚春英的病治好了。这就为不宜硬膜外麻醉的尿瘘病人打开了治疗大门,而且由于针刺麻醉简便易行,病人安全,效果满意,副作用少,也为整个尿瘘修补手术开辟了新的途径。
方便病人
“宁愿自己千般累,也不让病人受半分苦。”沈庆堮常用这句话来严格要求自己。
在尿瘘病修补手术中,病人感到最难受的是膝胸跪卧位。采用这种卧位,容易暴露伤口,医生操作方便;但病人往往要在手术台上跪几个小时,难以坚持。沈庆堮想: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应该让医生适应病人,不能让病人适应医生。沈大夫决定尽可能地改膝胸跪卧位为仰卧位,让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接受手术。这样虽然医生累一点,但只要精心操作,手术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漏尿十九年的病人张柳花,瘘孔位置又高又深,如果采用膝胸跪卧位,医生可以从上而下观察,手术方便一点。但沈庆堮坚持采用仰卧位给张柳花做手术。由于手术视野小,伤口血肉模糊,要在只有大约一毫米厚的伤疤上,分离出两层整齐的组织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沈庆堮的手举累了,还是细心地进行分离。他知道瘢疤组织是很脆弱的,稍不小心,就会撕破脱落,无法缝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胜利地闯过了分离关。接着进行缝合,要通过一把长长的钳子夹住针,在难以观察的狭小手术部位上,准确地进行三层缝合,更是困难。在缝合瘘孔左上角一针时,很不容易找到理想的位置。这时,在一旁用手电筒照明的人已经换了十多个,可是沈庆堮仍然猫着腰,吃力地坚持着。他反复改换了十多个姿势,象雕刻和绣花那样细致,终于满意地缝上了最后一针。手术胜利结束了。老沈脱下工作服,喝了一杯水,又一头钻进了病房……。
一个月后,张柳花健康地回到了生产队,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围了上来。八十多岁的程开喜老大爷拉着张柳花的手,激动地说:“我活了八十年,从没听说这个病在乡下也治得好,共产党、毛主席恩比天高啊!”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