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银花盛开——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唐纯银探索棉花高产稳产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17
第3版()
专栏:

银花盛开
——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唐纯银探索棉花高产稳产的事迹
“小雪”临近的时候,按照湖南洞庭湖区的老例,棉花应该收完了。可是,一九七二年安乡县安福公社松湖大队的棉田里,却仍然是棉桃累累,银花盛开。这是大队党支部书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唐纯银带领群众大搞棉花高产科学试验,取得前期“伏桃满腰”之后,又赢得后期“秋桃盖顶”的结果。
长工出身的唐纯银,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二十年来,为革命坚持科学种棉,反复实践,努力探索棉花高产的门路。他领导的科学研究小组经营的三亩六分试验田,棉花亩产皮棉由几十斤为起点,产量逐年提高,一九五九年就超过了二百斤。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唐纯银搞科学试验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种的试验田,从一九六九年起,连续四年,棉花亩产皮棉突破三百斤。在自然灾害频繁的一九七二年,亩产仍然达到三百零九斤。
常德地区许多种棉的社队,推广了唐纯银科学研究小组试验成功的一系列先进栽培技术,改变了历来棉花低产的状态。当地群众谈起这些,都说唐纯银为洞庭湖区发展棉花生产,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起 点
唐纯银探索棉花高产门路的科学试验活动,早在解放初期就开始了。
那是解放后的第三个年头。唐纯银在欢庆土改胜利的锣鼓声中,响应党的号召,约了六户农民组成互助组,种了二十五亩棉花。这年,遇上长期阴雨,造成严重缺苗。他心里一面焦急一面想:要让新分的田地长出好庄稼,才对得起毛主席。于是,他带领全组的农民,打破过去“棉苗不能填房”的迷信,大胆进行移栽补苗,保证了全苗。这年,棉花不但没有减产,还获得增产。唐纯银高兴极了,写信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报喜。中共中央办公厅给他回信,祝贺他棉花移栽成功。毛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给唐纯银增添了巨大的力量。他决心进一步搞好科学试验,叫一亩地长出比原来多几倍、十几倍的棉花,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九五七年,他领导的卫星生产队,皮棉亩产就突破了百斤关。
创 新
唐纯银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勤奋实践,一点一滴地积累棉花高产经验。
洞庭湖区一带,有“立夏前,好种棉”的说法。过去,农民种棉一般习惯在五月上旬播种,在这个节令种的棉花,虽然棉苗长得高大,但是现蕾迟,有效蕾期短,产量很低。唐纯银翻阅了历年记载的气象资料,了解到当地每年四月份平均气温在摄氏十六度左右,适宜棉籽发芽生长。他依据这种情况,和科研小组的成员共同分析研究,认为适当提早播种,可以争取棉花早现蕾,多结伏桃。根据这种认识,一九五九年,他们打破以往的老习惯,选了两亩棉田,比往年提前约一个月,在“清明”播下了棉籽。
唐纯银迫切地等待着,过了二十多天,棉籽破土出苗。不料到了四月下旬,碰上连绵阴雨,棉苗被雨打成光秆秆。这时,一些原来对棉花早播持怀疑态度的人便说:“还是迟播保险。”他们主张毁掉,重播一次。唐纯银正在犹豫,在这里蹲点的一位县委副书记鼓励他说:“棉花早播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新也是破除保守思想的一次思想上的革命。老唐,不能一遇挫折就动摇。只要依靠群众,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县委负责同志这一席话,使他坚定了信心。他串门走户,找群众商量,有一位老棉农支持他说:“一九五○年,我也种过一块早棉田,被雨打坏了苗架,我毁了改成迟播。田里还留下几棵早播的,但后来发现这几棵早播的结的棉桃比迟播的多。”老棉农的话,使唐纯银坚持试验的信心倍增。他说服大家,把早播的棉苗留下来,缺苗的地方移栽补苗,精心地培育管理。到五月上旬,别的田里迟播的也已出苗了,唐纯银和同志们来到棉田里,拔出几棵早播的棉苗和邻近迟播的棉苗一对比,发现早播的虽因受过雨水伤害苗架小,但须根多而长;迟播的虽然苗架大,但须根少而短。唐纯银想起一句“发苗先发根,根多才能苗壮”的农谚,心中有了底。果然,到了棉花生长的中期,就明显地分出高下:早播的棉花很茁壮,株形紧凑,节巴短,坐盘低,果枝多,现蕾早;迟播的棉花虽然株形高大,但空枝多,现蕾迟。群众见了纷纷评论:一个是根深叶茂桃子壮,一个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后来收获结果,两亩早播的棉花亩产皮棉二百一十二斤,比迟播的增产百分之六十。
初次试验早播就获得了成功,唐纯银十分高兴,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严格遵循毛主席关于“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教导,再次回到实践中反复检验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他和科研小组的组员们在试验田里划出四个小区,进行“春分”、“清明”、“谷雨”、“立夏”等四个不同播种期的对比试验,进一步摸索棉花适时早播的客观规律。这样既破除了“立夏前,好种棉”的旧框框,又防止了有些人以为种得越早越好的偏向,摸出了适应洞庭湖区气候特点的“春分早,谷雨迟,清明播种最适时”的种棉经验。唐纯银所在的松湖大队,在种棉上由于采用科研小组的经验,实行适时早播,再加上精耕细作,加强培育管理,所有的棉田都收到了早播早发,棉株带桃入伏,棵棵伏桃满腰的增产效果。
突 破
适时早播,争取多结伏桃的试验成功了,摆在唐纯银面前的课题是,如何再接再厉,力争秋桃赶伏桃,使秋桃和伏桃都高产。
棉花有先结伏桃后结秋桃两个生长阶段。秋桃是“立秋”以后出了“末伏”结的棉桃。在洞庭湖区,每当“大暑”过后,棉株下茎就已由青变红,这时人们认为棉株已经到了衰老期,即使出了“末伏”还结些秋桃,也不会出产多少棉花。因此这里过去历来重视促使棉花多结伏桃,忽视争取多结秋桃,有所谓“伏桃是大头,秋桃是搭头”、“白露花,不归家”的说法。
棉花是因衰老不能多结秋桃吗?有一年“立秋”过后,秋雨连绵,气候温湿,唐纯银发现田里好些棉花茎秆下部仍然保持青绿,这年秋桃的数量也比往年有所增加。这种特殊现象给唐纯银以很大启发。他认识到:以前“大暑”过后,棉花茎秆下部颜色由青变红,并不是自然衰老现象,而是由于人们不重视后期施肥管理造成的。他想:只要加强棉田后期管理,适时追肥、浇水,延长棉株后期的生长寿命,是完全有可能促使棉花多结秋桃的。
唐纯银这样想的另一个重要根据,是洞庭湖区有足够棉花生长需要的无霜期。这里全年无霜期有二百三十天左右,而当地农民种植棉花,从种到收,历来只占一百八十天。唐纯银和科学研究小组的成员共同商量,决定进行新的科学试验,搞一次新的突破,即在“大暑”过后,给棉花继续追肥,加强培育管理,把棉花的生长期由原来的一百八十天延长到二百二十天,为多结秋桃和秋桃丰产创造条件。
唐纯银和科研小组的成员在进行这项科学试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设想和外地的先进经验,在棉花生长后期,大量追肥浇水。这样做的结果,秋蕾秋花虽然很多,但是没有保住,还引起了棉株疯长。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到棉田里仔细观察,把脱落的花蕾一个个拣起来,剥开一看,原来脱落的花蕾十有八、九是遭了虫害。从这里他们体会到,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他们经过分析,认识到:向自己介绍先进经验的那个单位所在的地区,在棉花生长后期,气温比洞庭湖区要低,因而那里棉花生长后期治虫不是主要的。而洞庭湖区气温比那里高,在棉花生长后期,危害棉花的害虫还很活跃,因此在洞庭湖区,为了促使和保证棉花后期开花结铃,既要给它追肥浇水,又要狠抓治虫。不然的话,花蕾受了虫害脱落下来,肥、水为棉株提供的养料没有销路,就一定要造成疯长。他们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便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在狠抓肥、水的前提下,做到合理施肥、合理排灌,促使棉株青嫩不早衰。同时加强治虫措施,保证秋花盛开,秋桃盖顶,秋桃能正常地炸花开絮,使秋桃赶伏桃,真正变成了现实。
唐纯银和科研小组的成员从事延长棉花寿命、争取多结多收秋桃的科学试验,经过整整两年多的反复实践,终于在一九七○年获得成功。他们的高产试验田,比过去未改革时,秋桃数量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推广了他们摸索的先进经验的卫星生产队,秋桃的数量比别的队同样自然条件的棉田多了很多。事实雄辩地证明,在伏桃满腰的基础上,争取多结多收秋桃,是提高棉花单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唐纯银和他领导的科学研究小组在认识棉花高产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了艰苦曲折的道路。他们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指示的一个伟大真理:“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