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苏州铸造机械厂党总支领导生产中的几件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19
第4版()
专栏:

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苏州铸造机械厂党总支领导生产中的几件事
苏州铸造机械厂党总支领导成员,在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中,坚持说老实话,当老实人,做老实事。下面记述的是几个片断。
多余钢材是不是如实上报
一九七一年第四季度,通过清产核资,厂里清查出各种多余钢材九十六吨。有人说:反正上级也不知道底细,这点多余钢材就不一定上报了。
究竟应当怎样处理呢?工厂党总支委员会专门进行了研究。有人认为:处理几十吨钢材看来是个小问题,但上报与不上报却是衡量我们对国家是不是说老实话的大问题。他们主张:把多余的钢材如实上报。
这时候,有人提了一条折衷的意见:报一部分,留一部分,这样,将来厂里用起来也方便。很多同志不同意,认为上报与不上报是个说不说老实话的问题,多报与少报同样是这个问题。
经过认真讨论分析,大家认识到,一个单位的物资超出正常需要的储备,就不能使国家的物资通过有计划的合理供应,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都图自己方便,就会给国家造成不便。所以应该树立全局观念,反对本位主义,把这批钢材如数上报,及时调拨出去,支援兄弟单位发展生产。兄弟单位生产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加快了,反过来又会促进本厂生产的发展。最后,党总支一致做出多余的钢材全部上报的决定。
年底,这个厂不仅把九十六吨钢材全部调出,支援了国家建设,还挖掘潜力,主动把十二呎龙门刨床等六台多余机床上报给有关部门,调到了急需这种设备的兄弟单位,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立柱上的“毛刺”要不要清除
一九七二年五月下旬,工厂检验部门和生产部门为射芯机的质量问题发生了争论。检验部门的同志说,射芯机立柱上的“毛刺”不清除干净,影响机器外观,不符合产品出厂的质量要求,应当返修。生产部门的同志说:立柱是起承受重量作用的,外观有点毛刺,并不影响内在质量,要是把已经装上机器的立柱全都拆下来返修,那就会影响完成五月份的生产计划,认为不一定返修。
党总支书记吴成礼听了双方的争论,他想:检验部门提出的意见固然有道理,可是,现在快到月底这个节骨眼上,立柱要一拆一修一装,生产任务完不成怎么办?他也认为立柱上的“毛刺”的确不影响产品的内在质量,生产部门的意见似乎更有道理,便作出判断:立柱不必返修。
事后老吴又想:“毛刺”虽然不影响机器内在质量,但也确实不符合机器外观质量。自己是厂里的第一把手,只追求完成产量,不注意保证质量,这是缺乏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怎么能教育干部和群众呢?
老吴想到这里,当即召开党总支扩大会议,讨论对“毛刺”的处理问题。会上老吴谈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最后一致决定:射芯机立柱全部返修。同时,要努力全面完成五月份的生产计划。接着,参加会议的老工人程福根提出,把立柱从原牛头刨床上加工改在速度快的龙门刨床上加工,可以大大缩短返修时间。当晚,突击返修就开始了。
到五月的最后一天,既完成了立柱返修的任务,又完成了当月的生产计划。
试制空气锤能不能自力更生
一九七二年国庆前夕,铸造机械厂总装车间里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安装一台大型空气锤。
在试制这种大型空气锤的问题上,是不是坚持老老实实的作风,还有一段斗争呢!
春天,厂里接受了试制大型空气锤的任务,并打算在国庆前完成。可是,从厂里现有的设备条件看,国庆前完成试制任务是有困难的。于是,有人建议:要加快速度,就得向制造这种设备的工厂求援,买一些主要部件,进行加工并装。
党总支领导成员立即感觉到这种走“捷径”的办法,不是实事求是的作风。国家下达试制空气锤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自己的实践,积累经验,为今后成批生产创造条件。如果主要部件不是靠自己造,而是向别人要,怎么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为了把领导自力更生的决心变为群众自力更生的行动,党总支发动全厂职工,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激发了广大职工的革命干劲。一场试制大型空气锤的艰苦战斗,扎扎实实地开始了。
空气锤上有一个大部件重达七吨半。厂里只有三吨的行车,浇铸这么大的部件有很大困难。党总支副书记石林生同志领导“三结合”小组,很快建造了两台新行车。在试吊时,一台行车最大负荷量只达到十二吨,而浇铸时,铁水加铁包子总重量有十三吨。当时有些同志认为,浇铸只用一段很短暂的时间,可以试一试。老石坚持要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不准冒险试验。于是,就组织工人连夜对行车上的齿轮箱进行改装,加大了行车的负载力量,同时还进一步加固吊车的横梁。浇铸的那天,总支委员们都到现场,指挥工人一次又一次地做试浇演习。最后终于顺利地浇铸出了一件件合格的大型部件,解决了试制的关键问题,保证了试制工作的按期完成。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